• 5

A7II / A7R 油畫感問題

不想油畫轉fuji gfx

http://www.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18653

noel0615 wrote:
最近賣了手上的APSC...(恕刪)

realgod1984 wrote:
不想油畫轉fuji...(恕刪)

這個顯示只是比較好些,並沒有巨大差異,看來和WIKI或其他網站一樣,都受到數位畫素計算影響!



放大倍率或著其他解析度等計算評估,都是一維尺寸計算。
GFX感光元件為43.8 × 32.9,35mm感光元件為36X24mm,所以大小是用對角線54.8/43.2=1.26X。
這樣才會合乎解析度、影像放大或焦距等關係,相反用面積比43.8 × 32.9/36X24=1.66X,看起來會大上許多,就會失真。


例如120系統,6X9系列,他的曝光影像大約是54X84mm,若是和35mm想比,以對角線計算100.9/43.2=2.3X,若是向上面用面積計算,56X84/36X24=5.4x



面積會受到形狀影響,同樣對角線,正方形會獲得最大效益,越長方效益越差。

這個也是為何像在An unfair fight? 35mm vs Medium Format: Nikon D800E and the Leica S2-P

leica S2是使用45X30mm,同為3:2格式,和35mm相比,以對角線計算至54.1/43.2=1.25X,但是用面積可以到1.56X。





也就是現在所謂中片幅,並沒有像過去那樣尺寸上差異,這個也是覺得提升,但是並不向過去那樣差異那樣大。



noel0615 wrote:
最近賣了手上的APSC...(恕刪)


委屈的相機
noel0615 wrote:
最近賣了手上的APS...(恕刪)

有縮光圈拍攝嗎?F8~F11

這個天氣的因素影響比較大吧不然就是您手震了

BTW~相機500收
建議可以使用下面方式試試看:
1. 關閉機身內建的高iso除噪, 保留長時間曝光除噪.
2. 拍攝RAW檔, 用電腦轉jpg.
3. 油畫感是機身除噪產生的, 抹不抹noise因人而異, 雜訊或稱之為噪點, 其實也是一種細節, 不抹縮圖反而更銳利也看不到那些noise.

供您參考.
謝謝各位的耐心解答,
我手上沒有A7系, 照片是來自PHOTOZONE
http://www.photozone.de/sonyalphaff/897-zeiss1635f4oss?start=2
http://www.photozone.de/sonyalphaff/867-zeiss2470f4oss?start=2

因為見過其他家的FF機拍出來放大100%後的感覺就像是有M4/3一張縮圖的質素, 所以有此一問
看來要在重量和畫質上取舍了?

我買FF主要是想拍大景, 有沒有好心的大大可以放幾張WIDE的相片, 比較一下焦內焦外的質素是否真的如PHOTOZONE的照片一樣? 還有直出JPEG和RAW轉JPEG的對比? 謝謝了
樓主, flickr 是您的好朋友, 只要搜尋輸入對的關鍵字, 可以參考的照片有很多

noel0615 wrote:
最近賣了手上的APSC...(恕刪)


你提的問題撇除焦內焦外與天氣條件,大概是大部分拜耳矩陣感光元件的罩門,
你去找任何拜耳矩陣的相機樣張,只要拍遠景,目標有很多細節紋理,大多會有一點點油畫感,
這種情況非常容易在樹葉/草地/髮絲的位置被呈現出來,
去找foveon x3感光元件的樣張看看吧,大概是你唯一的出路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4&t=3992057
noel0615 wrote:
謝謝各位的耐心解答...(恕刪)

01就有超過1000層的A7系列大樓,你好像沒看過?
A7 (全型號) 次世代超級小全幅蓋大樓
此外,還有許多鏡頭專屬大樓,也有轉接的、夜景、人像的,讓你看都看不完。

建議沒信心就別選A7系列了,省得買了怨言一堆。

錢在口袋、權在腦袋,選自己所愛,用起來舒泰。

或者,去租個幾天用用看再說。
太高深,看不懂,只知在高iso 高像素下,51200仍是工作範圍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個顯示只是比較好...(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