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_min wrote:順便看一下其他鏡頭的分佈,Sony FE接環目前在超廣角的範圍還是相當貧弱,比24mm廣的只有一顆16-35mm而已,希望G-Master系列能夠趕快把這個焦段補足,然後在定焦鏡也能夠有18或20mm的大光圈鏡頭推出。...(恕刪) FE28能轉接 21mm跟16mm魚眼,雖然沒有很出色,不過也是平價好選擇
這顆沒遮光罩…微距主要訴求是近距離對焦的精確性,所以通常對焦行程是落在近距離範圍,中長距大都只有小幅的調整範圍,這顆如果對焦行程真的有5圈之多,可能是兼具全部行程都有大範圍調整的設計,不過有些電子式的對焦鏡頭,好像會有偵測機制,如果MF轉動速度慢的時候,會小幅的慢慢對焦,但轉速快的時候,就會跳得比較快,如果這顆鏡頭有這種設計,那快速轉動可能就不用轉到5圈這麼多,我覺得電子式的可能壽命比較短,但AF是否可能比較省電?(猜)但機械式的用久之後會鬆,MF在很小幅度的調整上比較不穩,有時推不動,推過頭,或往回走,電子式的在MF時是一格一格穩定的跳,不知道這顆鏡頭在正常(中長距)對焦的時候,速度會不會比較正常一點,還有MF快速轉動對焦環的時候,是不是一樣要跑5圈,(或者是對焦環轉到底會卡住的那一種?)
我用A環APSC的30mm F2.8鏡頭轉接在A7R,有些暗角這顆新的E環50mm F2.8對焦真的不快,不如放大手動對焦,而且散景跟A環APSC的30mm F2.8鏡頭一樣都有些二線性?用A環APSC的30mm F2.8鏡頭,來拍攝靜態物品,手動對焦,加上A7R高畫素系列來裁切,基本上可忽略暗角這缺點更重要的是,目前這A環APSC的30mm F2.8鏡頭二手價格,大概不用5000元,對於用在非動物的微距攝影來說,C/P值很高
carlevaro wrote:對焦速度慘敗2011...(恕刪) 我記得OSS鏡頭搭配A7II系列,鏡頭負責2軸/機身3軸,透過這樣的配置達到比單純的機身防手震更好的效果,但90M是否也是如此運作我不是很確定,有勞其他高手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