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快訊】國外網站流出疑似Sony A9/A9R或Sony中片幅相機的照片


ki_min wrote:
Sony的A9,而...(恕刪)


以SONY無反FF來說400點沒辦法不滿全部,要視的那是跳點布局,不是A7RII那密集型,A7RII那種要2000多點才能的滿
剛看了大家的回覆
話說只有我在關心A99II嗎?
雖說近年A接環的鋒芒幾乎被E/FE接環蓋過,
不過個人私心還是挺喜歡A99的,當初用過一次就喜歡上
無奈A99的電子性能早已落後現今機種一大截,
雖然價格也掉了一大截,但始終沒能讓我有想拜入的慾望,
一直在等它出下一代,如今有消息流出,是否代表該機的二代目的推出時間不遠了?
我好興奮啊!!!

widther wrote:
這話不是沒道理,但...(恕刪)


如果作更大片幅單純感光元件而賺錢,那麼就賣感光元件或著數位機背就好!

開放性比較高可是中片幅系統!




攝影系統歷史發展是從大型相機往小片幅格式進行,但為何?

大格式底片具有影像品質與輸出巨大優勢,但同時焦距變長,相機手震敏感度高,更大成像圈與鏡片要求。
越小格式系統,其鏡頭與不易手震,攜帶性高等優點,因此很容易拍攝一些隨身人文紀錄畫面,但同時也隨著格式變小,原始畫面壓縮越高,影像品質越差,因此更小格式在過去會難以繼續下去。


數位時代會提高,相機震動影響與鏡頭光線要求,也就是即使後面各家進行中片幅布局,那個也等於像是獨立系統,鏡頭不太會出太多,使用者若要或得良好影像品質,要有腳架在身的預設畫面。







CANON NIKON這兩家都先後達到1億顆鏡頭,這個也只有35mm系統能夠這樣。






對於SONY來說,去弄中片幅只是讓自己變得太過多頭馬車再跑,就相機演變史來說,這樣通常結束得比較快。
huaing123 wrote:
剛看了大家的回覆話...(恕刪)

真不忍心!


如果SONY打算繼續作A99等二代機,就不會發表24-70/2.8、50/1.4、70-200/2.8等高階重量級鏡頭!


DSLR之所以還需要反光鏡是因為還要用光學觀景窗而必須要有反光鏡,也因為反光鏡存在增加這個光學設計限制條件。

假設SONY已經不打算做DSLR,那個反射鏡變成只是對焦與阻礙光線得薄片,那和作無反直接用感光元件作對焦與曝光取景,既可以免除反射鏡進光影響,以及反射鏡系統相位對焦機械偏差,又可以有更高光學設計彈姓與市場發展性。





沒有價格意義不大啊
不會推出剛好碰到5D3跳水,價格很接近的話
那就悲劇了
ki_min wrote:
Sony的A9,而且是中片幅的A9真的有譜了嗎? Sony Alpha Rumors這個專做Sony產品謠傳的網站,在剛剛釋出一張照片,如上圖。
根據SAR網站,這張照片是來自於「完全未知」的消息來源,所以可信度的確是大有問題,但從圖片來看真的可以看到一些Sony的特徵在裡頭,最明顯的就是在相機肩上的那個熱靴,以及機頂右側操作區的按鍵風格。前面所使用的鏡頭為A接環的24-70mm f/2.8。至於該機身的接環看起來就比A Mount來得大許多。
但機身本體的稜角與造型設計讓小編想起2001年那台八竿子打不著的Pentax MZ-D。
除了有照片之外,該未知的消息來源還提供了一些關於Sony的中片幅相機與A9/A9R,都是非常簡易的規格。
IMX161開都開了
自己拿來出機子也不是說不可能
鏡頭方面
我是覺得有水準高超的合作商蔡司在
鏡頭開發的壓力就小一些了
然後我在想這片CMOS主要該不會就是賣Fuji吧
其實兩家中片幅可以聯手
像M43那樣
畢竟中片幅主要還是職業攝影師市場
不太可能成為市場主流機種
一起搞也比較容易成功
SONY是還缺一台無反旗艦機
體積比A7系大一點無所謂
不過如果A9真長這樣⋯就列為拒絕往來戶

這台在NAB 2013就展出了
印象中是工程樣機
也就是說是一個外殼 工程師測試感光元件等處理器或零組件時可以抽換裡面的模組
所以看起來有很多原始的介面(天線?還有那類似閃燈同步孔的插孔
不太可能是最後的產品


diffusionless wrote:
真不忍心!
如果SONY...(恕刪)


DSLT比無反有一個優點是快門合上時也可對焦
若Sony要讓A環有壓倒性的優勢必然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或是利用差距這段法蘭距放入更殺手級的應用

A環從來就不會死 但Sony如何整合目前E環和A環的資源
會是Sony影像事業未來最大的課題

目前的Rumors都指向A9(不論叫什麼,總之是下一台E環旗艦機)將會是改變規則的一台機器
讓DSLR不得不面對無反時代已經來了的一個突破

近幾天應該就會有很高可性度的規格出來了
diffusionless wrote:
如果作更大片幅單純感光元件而賺錢,那麼就賣感光元件或著數位機背就好!..
...
對於SONY來說,去弄中片幅只是讓自己變得太過多頭馬車再跑,就相機演變史來說,這樣通常結束得比較快...(恕刪)

請再看清楚我前PO論述--SONY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涵,你的見解依然是"只看一機一型一片幅的優劣與表面成敗",沒有整體相機市場的未來趨勢、廠商共同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建立產品區隔、創造延伸需求、越多人往較大片幅移動對誰最有利..的思維。

不是說你的看法有啥不對,而是你我對問題的觀察重點與角度不一樣,發言內容無交集、方向有別,所以引我之言回我的話便沒必要,逕自表示高論即可。

p.s 喔!想想汽車展,常見"概念車種、未來車款"參展,那是非賣品、根本不是量產來賣的,單看這種車根本就是賠錢貨,但廠商為何要耗費鉅款製造展出?了解箇中意義,也就能理解我的論述。

夏夜星空 wrote:
...(恕刪)裡面還有提到會有新的LA-EA轉接環...(恕刪)


我對新的LA-EA轉接環有興趣,希望它不但能讓A環的鏡頭對焦更快,還能轉接Canon的鏡頭!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