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接受手動鏡,又預算受限的話還有這顆Samyang 14mm F2.8http://digiphoto.techbang.com/posts/2580-super-wide-angle-view-of-new-samyang-14mm-f28-ed-as-if-umchttps://m.flickr.com/#/search/advanced_QM_q_IS_Samyang+14mm+F2.8_AND_ss_IS_0_AND_mt_IS_all_AND_w_IS_all
樓主你好福倫達VM15 III 和 Fe16-35 我都用過, 最後出掉了VM15雖然VM15體積更小, 邊角畫質更好. 星芒更明顯.但是我仍然出掉了VM15原因有4個:1. VM15 無法使用濾鏡. 儘管有一些解決方案, 但是成本較高, 而且使用麻煩. 如果你以後要上濾鏡,那麼最好不要用福倫達的鏡頭. 一旦你買了, 想轉手很難. 該鏡頭的定位為"高級到此一游", 不是用來出大片的.而Fe1635的濾鏡尺寸為72mm, 意味著你的濾鏡可以直接在Fe24-240, Fe70-200上使用.2. VM15 這個鏡頭的色彩很淡, 色溫偏冷. 若你已經習慣Fe1635的色彩, 恐怕你很難適應VM15.3. 我購入的VM15是M口, 每次拍完不使用修圖軟體的話幾乎沒有辦法看. 儘管VM15有原生E卡口, 但是出來的照片仍然有較大的暗角. 而且據說E卡口版本有缺陷.具體你可Goole.4. 偶爾我需要用廣角鏡頭來拍人像. 但是若使用VM15, 確認是否對焦到人臉非常困難, 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拍風光無所謂, 但是拍人對焦太慢真是非常痛苦.至於福倫達VM10, 存在以上同樣的問題. 如果你需要的是焦段, 那毫無疑問你可以買但要做好後期大量修圖的準備.至於老蛙, 三陽等, 手動對焦的廣角鏡頭, 或多或少存在以上問題.至於M口上的廣角鏡頭, 你可以參考這篇:https://www.lensrentals.com/blog/2016/07/guide-to-leica-wide-angle-lenses-on-sony-a7-series-bodies/至於Batis, 你可參考這篇文:http://www.sonyafan.com/reviews/sony-16-35-f4-vs-zeiss-batis-18-2-8/至於Loxia系列, 沒有試過用, 無法評價.最後, 個人建議你:1. 升級機身是提高解析力的最快辦法. 所有的鏡頭都可以受益.2. 廣角大片基本上都要依靠濾鏡, 最好把該要素考慮進去. 或許你現在不用 但是誰知道以後呢? 很多時候上了濾鏡的效果要比依靠解析力更養眼.3. 如果非要換, 建議考慮一下佳能EF11-24.
您好當初我廣角也是像您一樣這樣考慮很久,我是選擇[福倫達VM15 III E卡口版本]我就說說使用感想吧,畢竟很少人用這冷門鏡。1.輕巧短小。只有298克。2.濾鏡口徑58MM便宜。3.15MM比較廣些。4.邊角畫質很好。5.鏡頭外殼為金屬材質。6.星芒很優。7.內建晶片,可以有防手震、修正變形、暗角。================================================首先它可以上58MM口徑濾鏡,可以同時上CPL+減光鏡,兩片都不會有暗角,CPL才是風景中最必要的,無法靠後製解決。當初我也是想買[蔡司16-35]這個,不過他的35端很爛我無法接受,所以選擇[福倫達VM15 III E卡口版本]+[蔡司 FE 35mm F2.8 ],這樣15MM和35MM端都很強,35端還有F 2.8可用。在買個49MM轉58MM口徑的轉接環,那樣濾鏡都可以共用了,而且兩個鏡頭加起來還比[蔡司16-35]輕。至於甚麼發色這種玄學,國外有個老外,他同時有買這兩種鏡頭,他也是把[蔡司16-35]賣掉,理由不外35MM端太爛,發色他是感覺[福倫達VM15]比較好,我看他的文章是感覺[福倫達VM15]對比和畫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