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rianshih wrote:...it’s a test bed for higher-end products."....
Sure,it's so obvious & reasonable.換作是我也會這麼做;畢竟片幅大小技術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A6300沒有乳摸傳言的BSI 36MP,機身防震,的確令人(高度的)期待落空…,
不過終於有了電子水平儀(有點好笑…)丶耐候金屬機身(等級?)丶可連拍silent shutter,
以及帳面上更強悍的4D對焦系統,所以我應該還是會樂於買單啦,
就當作是先"預習"將來可能會用在FF E-Mount機身上的技術;
目前用A7系列追焦(尤其是Sport領域)真的很杯具…,這不單是帳面硬體規格的問題,
軟體校調方面的"經驗值累積"…恐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畢竟人家機皇級DSLR的對焦系統,已經在這塊經營研發許久,目前S家落後…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