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CS雙修-SONY A7RM2 與 CANON EF-LENS 的結合

↓ ↓ ↓ ↓ ↓ ↓SONY A7RM2 + CANON EF 70-200f2.8L IS II
















20151205 合歡山 日落

SONY A7R/A7RM2;EF 11-24mmf4L/EF 24-70F2.8L II/EF 70-200f2.8L IS II/TS-E 17mmf4L
上腳架 ; Filter : GND 0.6/0.9 ;R-GND 0.9 ;CPL

↓ ↓ ↓ SONY A7R + CANON EF 11-24mmf4L USM









↓ ↓ SONY A7R + CANON TS-E 17mmf4L






↓ ↓ ↓ ↓ ↓ SONY A7R + CANON TS-E 17mmf4L (三張接圖)












樓主已將我等休閒登山派想拍的都拍出來了
7R2配兩種超廣的樣本非常值得參考啊~ (正好手上只有7R與TS-E組合)
馬上看的懂的人,一定是沒得關的a33,a55老人

大概要將以下這個說明寫進相機提示裡。
或者乾脆寫說:如果你覺得觀景窗太暗,請把Live View效果顯示關掉

(
當您使用第三方的閃光燈(例如,攝影棚閃光燈)時,Live View顯示對應某些快門速度設定可能太暗。
將[Live View顯示]設定為[設定效果關]時,Live View顯示會明亮顯示,使您可以輕鬆查看構圖。
)


oliver119911 wrote:
1. 在日出前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想要依據山頭上微亮的晨曦光影對焦,竟然是這麼的痛苦...當場比對A7R沒有這個問題;回到人間才發現:原來要使用"明亮顯示"的功能,要將Live View 的"效果顯示"關掉!?真是好個索尼啊!可以了解這個功能的設計,但是無法理解介紹這個功能說明的邏輯,完全是3C產品說明書的寫法與直譯.說到說明書,我東翻西找就是找不到"明亮顯示"功能及操作介紹? 為此在官網註冊調查,特別留言:說明書簡略找不到操作資訊...客服還連絡我說明網站上有詳細的操作說明...我是簡單的回答她:沒有功夫在電腦前學習相機操作...相機的使用完全在田野中進行,如果操作有不明白的地方,哪裡找電腦聯網看操作說明,索尼完全是3C產品設計的想法;這時候蠻懷念CANON 相機操作說明書的...
我是攝影幼幼班

J.Saviour wrote:
樓主已將我等休閒登山...(恕刪)


會購買A7R,就是為了TSE17,起因為TSE17顆鏡頭設計了一個特殊的鏡頭架,結果特別需要搭配的就是重量輕的機身...後來又發現轉接老鏡對焦真是方便:EVF的峰值顯示與放大功能讓手動對焦便捷又準確;現在A7RM2又將CANON AF鏡頭給納入門下...



badbughp wrote:
馬上看的懂的人,一定是沒得關的a33,a55老人....(恕刪)


說對了一半:是老傢伙但沒用過索尼的a系列產品...
新器材要適應是無可厚非的事,只是操作手冊的簡化,又將詳細的操作資訊放在網路上,使用中真有疑問的話反而無法及時找到答案;另外對於索尼的宣傳文宣與操作手冊上名詞的不一致,要找到文宣上所列出的特點就要花費不少時間,讓依據傳統攝影器材操作思考的老傢伙特別難適應...
20141214 空軍一號咖啡

SONY A7RM2;EF 70-200f2.8L IS II USM /SIGMA 120-300f2.8 DG OS HSM S013 / SIGMA 1.4X 增距鏡
上腳架 / 手持


↓ ↓ ↓ SONY A7RM2 + SIGMA 120-300f2.8 DG OS HSM S013 + SIGMA 1.4X 增距鏡









↓ ↓ ↓ ↓ ↓ ↓ ↓ ↓ SONY A7RM2 + SIGMA 120-300f2.8 DG OS HSM S013

















↓ ↓ ↓ ↓ ↓ ↓ ↓ ↓ ↓ ↓SONY A7RM2+ CANON EF 70-200f2.8L IS II USM



















A7RM2 搭配唯卓2代環,可接CANON小白兔與SIGMA 120-300f2.8 S013 兩顆鏡頭拍攝鐵鳥,是購入前並沒有期待的事.畢竟在網路資訊上還沒有見過拍攝的樣本.基在合歡山拍攝的經驗,覺得可以試看看,因此特別跑到空軍一號咖啡朝聖順便試鏡.到達已經是下午的時間,光線並不是很好,不過當天雲多了些,才沒有成為在大逆光條件下的試鏡拍攝...主要拍攝的心得如下:

1. 寫入張數若設定無壓縮RAW檔格式,只能連續拍攝9張,若持續按著快門,是可以繼續拍攝,但要等待記憶體Buffer有空檔,可能是1~5秒後才能拍下一張;若及時停止拍攝,之後也是"漫長的"寫入SD card 時間;改變為壓縮後的RAW檔格式拍攝,可以連續無間斷拍攝23張;這個數字不會比CANON 5DM3差多少,不過寫入記憶體的時間卻多了很久...,若改用較高速的SD card 有幫助嗎?沒有!以U3與U1 等級比較,拍攝的張數是一樣的.拍攝張數愈多,代表愈不會錯失最佳的畫面(就算能連拍1000張畫面,999張都是垃圾,能有一張是最佳的就好...)

2. 個人認為EVF不適合運用在動態主體連續拍攝的主題,EVF無法即時且連續的監看動態主體的姿態:當記憶體已滿需要等待寫入時,EVF的影像是停留在最後一張拍攝的畫面;再回到可拍攝的條件下時,主體已經移動離開構圖畫面甚至觀景窗的範圍外;這種情況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拍攝時機...,若是OVF就不會有這問題,就算記憶體已滿無法按下快門拍攝,還是可以監看主體讓鏡頭追著移動,等待可拍攝時再按下快門.

3. CANON小白兔在望遠端容易迷焦,特別是畫面中沒有清晰的元素時,啟動AF後不容易快速對到焦點;我的解決方式是配合手動對焦,先手動對到主體呈現較清晰時,再啟動AF做精確對焦,這樣的一次合焦成功率非常高;以拍攝鐵鳥的主題來說,配合AF/MF/AEL熱鍵設定為"AF啟動"功能,可先AF追蹤飛行主體,等拍攝時機較佳時再按下快門拍攝;這個的拍攝程序與使用CANON機身,先開啟"AF ON"啟動AF,等主體進入較佳位置再按下快門是相同的.其實在 A7RM2中有內建相同的功能"中央鎖定AF",可以設定自動AF追蹤主體,不過轉接的鏡頭無法使用,要SONY 原生的鏡頭才能啟動這個功能.

4. 在其他的CANON 鏡頭上,如EF 24-70f2.8L II,EF 16-35f2.8L II,EF 11-24f4L這三顆鏡頭,並不常發生上面提到小白兔的AF迷焦問題;大概是中焦距與短焦距鏡頭合焦行程較短,AF比較容易合焦.

下次有空再去嘗試拍攝飛羽,困難度應該更高.

SONY A7 系列轉接老鏡在網上已有許多評論,這裡不多重複;我要轉接的主要是CONTAX C/Y鏡頭,都是90年代開始玩CONTAX SLR 所留下的...,12/19 在台中後車站20號倉庫有一場"晒機市集 第二回 (老相機二手市集 台中場)",帶著CONTAX P85f1.2 50 year 紀念鏡,P135f2 ,D35f1.4及中一光學 50f.95拍了一些照片,就一起在此發表,目的只是展示這些MF鏡頭在SONY A7RM2/A7R 上的表現,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如果鏡中主人有任何意見或要求下架,請告訴我.

20121219 晒機市集 第二回 (老相機二手市集 台中場)@台中20號倉庫

SONY A7R/A7RM2;CONTAX P85f1.2 50 year 紀念鏡,CONTAX P135f2 ,CONTAX D35f1.4,中一光學 50f.95 ;手持

以下使用A7RM2 轉接 CONTAX P85f1.2 50 year 紀念鏡及CONTAX P135f2,因沒有任何EXIF 可參考,只能混在一起了...

SONY A7RM2 + CONTAX P85f1.2 50 year 紀念鏡 / CONTAX P135f2





還好...已經不會心動了...

















SONY A7R + CONTAX D35f1.4

SONY A7R + 中一光學 50f.95











看的出來嗎? FM2...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