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拍的

其實拍攝時的太陽高度及角度也很重要
一般在高緯度的地區、高海拔的地方拍太陽也會比低緯度的地方來到容易
不用拉LR 暗部也不會過暗
踫到高反差的場景時,有帶腳架,及拍攝物不會動時,用包圍測光多拍幾張,再合成,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如果沒有帶腳架,或拍攝物會動,就不管用了。
就小弟使用數位相機的經驗,
數位相機的亮部寬容度不高,但對於暗部的寬容度高很多,
與底片的特性正好相反,
底片時代,寧願稍微over也不要under。
數位時代,寧願稍微under也不要over。
這時,建議對高亮度的地方測光,再後處理效果比較好。
直接對大樹測光,天空過曝就沒救了...

對天空測光,大樹變得很暗

第二張圖用類似Shawdows/Highlights的功能,調亮暗部後就好多了

這個問題不是只有Sony有,每一家都有一樣的問題,事實上,a7系統的寬容度(Dynamic Range)已經算是前段班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