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lli wrote:
sensor讀出資料就是14-bit,要處理成11+7bit反而更耗資源呢 (多幾道加工手續)
而且要用韌體更新是官方自己說的,所以我當然期待呀!
我相信它設計成現在這個樣子一定有理由,原廠不可能不知道14bit所代表的畫質意義,sensor能讀出是sensor強,但後端搭配的運算引擎以及buffer等未必有讓sensor全面發揮的空間,也就是說,必需更多錢砸下去(user付更大代價)才能解除封印

不然就是留待硬体降價或半導体進化(用同價獲取更強能力)、搭配某個市場運作時點(上市新鮮感過、市場期待降價)再調整

不論Nikon、Olympus或Canon,我都覺得"韌体"這東西是取捨問題,例如消費者認為"對焦太慢!",廠商就出一版快一點的韌体,相對的合焦check步驟就省了一些,結果是有些場合沒原本的精準;一些選單的調整、bug的修正比較屬於"更新韌体"可解決的合理範圍.
個人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