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wa wrote:請問有后制顏色對比...(恕刪) 個人覺得只要是kit拍的,就符合他的出發點自己覺得數位年代,後製是合理的 (不管用啥鏡頭都需要)自己不會,不學,或是沒那腦袋(構圖,後製)的才是比較糟糕的
e30_892232 wrote:個人覺得只要是kit拍的,就符合他的出發點自己覺得數位年代,後製是合理的 (不管用啥鏡頭都需要)自己不會,不學,或是沒那腦袋(構圖,後製)的才是比較糟糕的 所以,那些高級鏡頭,都可以拿去填海的意思是嗎??難道高級鏡頭就那麼不重要嗎?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所以,那些高級鏡頭,都可以拿去填海的意思是嗎??難道高級鏡頭就那麼不重要嗎? 賀老師,不用這麼生氣。我也是用1650kit鏡。如果可以,我也會想要來顆高級鏡頭。但是,小朋友不同意,所以也就kit鏡繼續用。"我想"樓主應該也是如此,只要用手上的工具(鏡頭加電腦),也能有讓自己開心的作品。(我也好想多來幾個高級鏡頭)
luswtin wrote:這次標題應該允許後...(恕刪) 樓主自己說要挑戰kit鏡的極限,如果PO出來的圖都修過的,那要怎麼知道是不是真正的kit鏡極限?例如鏡頭畫質不夠利,那PS調利一點後,我可以說這顆鏡頭拍出來的都很銳利嗎?
標題是kit的極限圖是kit+Ps那像我這種想看鏡頭表現的入門新手是不是還要自行腦內轉換呢或是我手上也有一樣的鏡頭與機身,為何總是拍的比人家差一點。原來,搞了半天是沒後製呀。有修就註明有修正就好。多打這行並不會有貶低自己,更不會抬舉別人的。
luswtin wrote:這次標題應該允許後製吧難不成某老師噴子又有意見了? 也許你可以多看看如何去評估一顆鏡頭的標現銳利度你修圖一修,你覺得如何??好的鏡頭在全開光圈,也可以考驗紫邊控制的表現然後你在 LR 在 HSL 把 紫色調低..你覺得,這樣子是一顆鏡頭該有的表現嗎?
我是覺得與其去說樓主的誤導新手的點不佳不如一一點破我看到的重點1.都是有上腳架縮光圈長曝2.暗部應該都是有拉亮,亮部拉暗3.對比和飽和、鮮豔度、銳利度的調整不過不能否認的是找光的能力可就不是靠相機、鏡頭或後製就能到達這點樓主就有一定的水準新手不止要了解你的設備還是要會找光、甚至造光這些都是難靠設備或後製修改的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也許你可以多看看如...(恕刪) 原本快沉的樓居然又復活了多高級的鏡頭在RAW檔下也是表現不怎麼樣,JPG直出又如何(已經經過相機ISP處裡),多少的後製已經是基本功課了.所以高級鏡要拿去填海?當然不是(要填海前拿來捐獻給我).高級鏡當然有它的價值存在,基本上可以將逼近肉眼純淨的光學訊號捕捉進相機裡,允許更高動態範圍的編修,是平價鏡怎樣都追不上的,縱使後製也無法比擬.可以從相機版裡看到許多高級鏡精彩犀利的表現.一顆平價鏡銳利度純淨度可以後製調的跟高級鏡一樣?此窮人Kit是依個人能力在簡單後製微調下發揮最大功效,這樣的畫質已經可以自我滿足.SONY,Canon各大廠Kit鏡拍出來的照片以及LCD銀幕呈現的畫像你要告她們詐欺,欺瞞消費者??不知鏡頭裡還有官階之分?好像三年老兵退不了伍,以上犯下或以下犯上?偶而來mobil01看看大家的留言,是生活與倫理跟公民與道德這兩本書沒了,不認識的你我談話變得很熟,基本的尊重也不見了!佩服您在相機領域的學識以及無私的分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器材後製學問固然很重要,但美景當前,除仔細品味她,管手上是幾槓幾星的鏡頭,透過視景窗所見想辦法把她補獲收藏,再度重現,這不才是拍照的最大樂趣??路邊拿把破吉他的演奏者,您覺得還可以就賞他幾個銅板,覺得不入流就到劇院聽馬友友演奏.大家放輕鬆點,分享一下無法跟高級鏡相比的傷眼圖而已.提供一下情報:有空傍晚天色還昏暗時去拍一拍,錯綜複雜的色溫場景會讓華山文創畫面更精彩些.附註:LKK只有加點鹽,非後製專家,連在PS裡如何加相框跟字都不太會用.每張花個2分鐘用PS CS6微調一下曝光,亮黑部,陰影跟色溫,盡量調成跟LCD銀幕以及肉眼所見,再用photoimapct加框跟字)e30_892232 wrote:個人覺得只要是kit...(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