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1635z跟2470z在使用上的重複性


vcv9368 wrote:
應該看你常拍的主題...(恕刪)

+1
看題材,常用焦段,現場環境,自己愛的畫面,拍人多還是拍景多?

如果1635/2470只能選一,或是只夠錢買一管,建議先補1635。
因為1635走近點,拍回裁切,機身數位放大,一樣能達成2470的功能,只是畫素畫質略低些而已。

FE2470想要拍的更廣、超廣、有夠廣,只剩接圖一途,不接又要超廣總不能退到海角天涯去吧。
如果拍攝題材常常使用35-100,如拍建築物上的小特寫或樹上花朵,2470就當仁不讓了。
FE16 端實在有夠寬
A7S + FE 16-35ZA
16mm ƒ/22.0 1/40 ISO250

35mm ƒ/22.0 1/40 ISO250

差很多嗎?
再來先想像建築物很宏偉~向前行(腦海描繪一下建築物七樓層高)
16mm

20mm

35mm 就不必了因為收不進去(水平拍攝)
~呵~呵~
故意把身上背的24-70車上放著70-200都捨棄不用,所以最長是35mm。
下圖 - 走近後20mm的裁切圖,切下不切上。 (2928 x 1952)
硬漢的永遠粉絲

funkygermo wrote:
1635 2470...(恕刪)

你三支只要選一支當然是24240啊,萬用啊,哪需要問。

選兩支就是1635+24240。

Earlj wrote:
FE16 端實在有...(恕刪)

E大你第一、二張相比是第一張視覺效果強烈許多,畫質也是
gelinma wrote:
而是相輔相乘的姐妹關係...他們都是你老婆...(恕刪)

真好... 有兩姐妹當老婆... 我一位都某...

其實如G大說的... 他們是相輔相乘...

重複的焦段是讓你... 萬一只能一機一鏡時... 多個方便...

至於留哪一隻... 題材先決吧...

偶而拍景 = 24-70mm
專門拍景 = 16-35mm
gelinma wrote:
E大你第一、二張相比...(恕刪)

怪哉~只改變焦段說。
喔~偶想通了,16一枝花35只能算風韻猶存。
phd261106 wrote:
真好... 有兩姐妹...(恕刪)

這姊妹還不是雙胞胎卻各有姿色,
所以就很難下決定帶那一個出門囉!
硬漢的永遠粉絲

RunaJay wrote:
1635z跟2470z的使用上的重複性是不是很高?


其實 16-35 賣你的是 16mm , 後面就當附加價值好了

不然除非定點拍景 , 若出去玩 , 全場 16mm 下來也看得頭暈眼花




RunaJay wrote:
好像也沒人同時帶這兩棵~


通常 35 拍不夠的 , 換到 70 也無解

但 24 拍不到的 , 16 直接吃下來


24-70 也不是不好 , 他不論焦段或是畫質 , 就是中庸而已

而以中庸而言 , 他表現得還算稱職 (除了價格)


這兩個 選一個我會選 16-35

畫質較好 , 更泛用 , 對焦距離更適合日常生活使用
看平常拍攝題材而定...

16mm 拍建築透視、明信片型大景居多、帶景人像偶爾用

24mm 帶景人像、大景(台灣大多塞的下)、建築透視

35mm 帶景人像、風景、街拍等雙眼視野

50mm 人像帶點環境訊息、街拍等單眼視野

70mm 人像帶點環境訊息or人像偏特寫、物品特寫

16-35z畫質較佳、重量較重,基本上非特寫都不錯用,拍建築透視很不錯,在特寫下裁切雖然ok,但散景較深

24-70z畫質較差、重量較輕,不過涵蓋焦段算是泛用,大景若不計較直出jpeg則可以用機身全景拍攝或後製接圖,人像特寫較方便,雖然光圈不大但70端散景尚可,放大倍率0.25下,拍物品特寫也不差
一機一鏡 16-35,一機兩鏡 16-35+55Z
24-70 真的對不起鏡頭上的小藍標(雖然我也入手了 …)
我是24-70換16-35

覺得24-70

要廣不廣

要遠不遠

要光圈沒光圈

要畫質 也不怎麼夠力

所以用3個月就出掉了

那16-35至少還有個超廣角

16端畫質倒是很給力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