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photozone 的 FE16-35測試報告

樓主其實是在反諷C家?

因為sony 在畫質衰退後居然還跟C家持平!!
其實昨天看到樓主下的結論 , 小弟是滿 的 ....


diffusionless wrote:
怎麼可以跨系統作比較...(恕刪)


還是d大專業 用數據來證明

倒是SIGMA 35 1.4 N和C 在F1.4 還真的有差異 讓我有點訝異

算是長知識了 (小弟揣測 可能 1.C.N版本差異,2. SIGMA 組裝問題 3.該網站人為測試問題,

但我覺得3. 人為問題比較大

因為我認為光學的東西, 不同機身 同顆鏡頭, 表現出來的MTF的結果, 會是一樣或差不多

只差在用高畫數機身拍出來的 ,解析度會比較高而以 ,MTF表格的型式也會是差不多的

那不同機身同顆鏡頭 ,實拍出來的畫質差異, 小弟也瞭解, 直接比較A7和A7R(無低通濾鏡)

就可得知其差異性

那d大提供的5D及D3畫質差異,小弟認為會不會是早期C家JPEG直出輸N家的地方呢


一樣引用該網站的 5D2及D3X 搭配35/2 ZF 及85/1.4 ZF的MTF表,上為CANON下為NIKON



小弟發文 只是發現該網站測試和我使用狀況(35/F4的解析度下降超多)不謀而合,

所以上來和大家討論一下,沒有要去酸SONY什麼的 ,沒有要討戰,只是單純的討論

最後~ 也歡迎大家繼續討論


diffusionless wrote:
怎麼可以跨系統作比較...(恕刪)


EF-M 11-22 PK EF 1740L

願聞其詳

我也想知道為什麼APS-C
可以看起來比FF好的原因

byrianshih wrote:
EF-M 11-22...(恕刪)

我兩顆都有,17-40畫質差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情了!而且ff的邊緣本來就比較難兼顧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byrianshih wrote:
EF-M 11-22...(恕刪)


就早期的鏡頭光學設定的問題阿

17-40L是顆老鏡了 其缺點就是邊緣畫質就是差而以 中心倒是蠻銳利的

你看後來改版的16-35 F4的最外緣的解析度高達2556, 而17-40L 解析度才1073當然會差

那EF-M 11-22 邊緣畫質就表現的比較好 所以會贏17-40

如果只是要拍風景APSC搭T116 也是銳到不行光學品質優 只差在抗耀光而以

那FF搭配的廣角 還有個優勢 比較可以淺景深 高ISO和更有層次的畫質



另外可能是小弟內文表達的不清楚

我不是要用FE16-35F4和EF16-35F4L 的解析度相比

如d大所說不同系統 沒辦法100%相比 各有優劣

那我的原意是SONY FE16-35 F4這顆鏡頭

16/f4中心解析度4459 , 最外緣3099

35/f4中心解析度3646,最外緣2085

變焦後中心解析度下降了 813(4459-3646),最外緣則下降1014(3099-2085)

而EF16-35F4L

16/f4中心解析度3540 , 最外緣2556

35/f4中心解析度3308,最外緣2592

變焦後中心解析度下降了 232(3540-3308),最外緣則增加36(2592-2556)


是自己和自己比,變焦前(16)和變焦後(35)的MTF差異,

我都是以最大光圈的MTF來做光學的比較,那之後的縮光圈比較

對我來說 就沒那麼在意了

因為變焦鏡只要變焦越多倍,畫質一定會來越下降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光學品質好的話 有些鏡頭變焦後 不降還稍增加解析度 或只是微降一些

所以我才會說SONY光學變焦部份 輸CANON的地方(因為最大變焦後,中心和邊緣都會下降不少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 近期C家出的變焦L和S家E環變焦蔡或G鏡(大概相同焦段光圈) 小弟所指的地方

就可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

一樣~純討論而以 沒有要酸SONY或討戰 只是覺得這是S家可以再加油進步的地方

畢竟這種高階鏡都不便宜了,而且還掛上菜司,不免會對其光學品質有更高的期待

如果不喜歡本篇的論點 請大家一笑置之 並按上一頁 即可離開



CLOUDWKJ wrote:
另外可能是小弟內文表...(恕刪)

的確,個人購買廣角鏡頭,中央到邊緣的下降愈少愈是考慮的重點。
除非大光圈定焦,常常拍的糊糊的,才會忽略邊緣表現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我的理解是 FE16-35 中央做太好啊

雖然邊緣衰退比 EF16-35 明顯多 , 但依然水準之上

另外兩顆鏡的口徑不同 , 設計不同 , 不太適合用 S 該像 C 學學這種註解


CLOUDWKJ wrote:
我不是要用FE16-35F4和EF16-35F4L 的解析度相比
如d大所說不同系統 沒辦法100%相比 各有優劣
那我的原意是SONY FE16-35 F4這顆鏡頭
16/f4中心解析度4459 , 最外緣3099
35/f4中心解析度3646,最外緣2085
變焦後中心解析度下降了 813(4459-3646),最外緣則下降1014(3099-2085)
而EF16-35F4L
16/f4中心解析度3540 , 最外緣2556
樓主的意思,是鏡頭自己變焦之後的解像浮動差異
確實在跨機種似乎較沒問題

但,蔡司.萊卡.福倫達,它們的價值,MTF通常只是陪襯,會玩這三家的自然不會用日牌鏡角度看待
更何況還要考慮到抗耀.變形.散景等的優異度,16端的變形控制是FE較優秀些,35端變形也贏~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