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CHD wrote:我覺得都一樣爛,鏡頭...(恕刪) 1) 個人並沒有排斥高畫素,高畫素有利裁切與大圖輸出至於高畫素縮圖對銳利度的影響,個人覺得幫助不太大2) 鏡頭的問題難以用半導體技術解決曲面感光元件會有相對應設計的鏡頭,沒辦法解決現存鏡頭的缺陷
ssword wrote:1) 鏡頭的問題難以用半導體技術解決...(恕刪) 這是Sony 18-55與16-50裝上新世代機身後的前後比對高度數位化鏡頭設計的16-50明顯是進步了,以前邊緣是18-55勝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hl=zh-TW&prev=/search%3Fq%3DA6000%2B16-50%2BVS%26safe%3Doff%26biw%3D1866%26bih%3D1058&rurl=translate.google.com.tw&sl=en&u=http://www.nadir.it/ob-fot/SONY_NEX16-50/nex16-50.htm&usg=ALkJrhgg8ZU13chgsCe11y-mINkyWvyupg
AVCHD wrote:這是Sony 18-...(恕刪) 義大利話看不懂....這裡有英文版的E1650 vs E1855 @ NEX6:http://camerahoarders.com/sony-e_pz_16-50mm-e-mount-lens-review/2/
ssword wrote:2) 鏡頭的問題難以用半導體技術解決曲面感光元件會有相對應設計的鏡頭,沒辦法解決現存鏡頭的缺陷(恕刪) 其實光一個提升畫素但畫質不變,就是一個用半導體解決鏡頭問題的方式了。其他諸如提升感光能力、微透鏡、邊角Sensor的重新Layout甚至是往後可以出現的曲面感測器也亦然。畢竟光學這種物理的東西經過近百年發展,應該已經到一個瓶頸。但感光元件的發展不過三十年,感測器的進步將會是未來整體畫質進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