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的拍人像和商業攝影,多數用M模式,所以準確的TTL用處不大,如樓上說的,買棚燈搭配無影罩或是柔光傘用起來比較過癮,與機頂外閃同樣價錢下,GN值都比較大(當然不要選COMET那類的高級棚燈),最主要效果也很棒。 一般機頂外閃拍人像半身勉勉強強,倒是要拍全人相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我是使用A7R20跟60閃兩個我都有當初先買了60閃覺得非常不錯,主要是人像記錄,因為小弟的老婆是新秘(以前用A77+43閃)但平常出門7R又沒內閃,帶60閃很奇怪所以又進了20閃一般室內來說夠用了,還能打跳燈蠻實用的
jasonli wrote:請問60裝在A7上(無手把)會不會頭重腳輕?照片看起來60的體積不小?...(恕刪) 會頭重腳輕由其是搭FE 35mm但重量ok,只是看起來比列怪怪的搭16-35廣角菜看起來比列比較正常整個很重,只有在幫老婆記錄新秘過程才會這樣搭平常隨身機都是FE35,晚上出門才加20閃
我用的是以前留下的F58AM轉接到A7上使用。58閃加轉接頭的二手價比60閃便宜很多,但身為舊熱靴的一代神燈,它的性能和現在的60閃相比毫不遜色,且一樣能TTL、HSS、全方位擺頭。缺點則是沒有內建LED補光燈,以及最小出力只能到1/32。但考量到性價比,我覺得這套用起來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