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R2] 16-35mm, 35mm f/1.4 and 90mm macro會是接下來發表的FE鏡嗎?

覺得35mm大光圈應該不會出這麼快

大口徑單焦點 比較像85mm

接apsc也能受惠 焦段都沒重複到~

apsc的蔡定焦段也差不多出完了XD

12F2.8

24F1.8

32F1.8 35F2.8

55F1.8

再來一顆85F1.8 ~XD
16-35mm f/4.0 Zeiss
這顆鏡頭很多RUMORS也是這樣說
也符合廣角變焦

35mm f/1.4 Zeiss
這顆反而2014年不太可能吧
已經有了FE35 2.8
A環的已有1.4的
可能1.8吧XD

90mm Sony G macro
這顆再造長焦點就好了
比說100或105呢

政桑 wrote:
基本上 50~55 ...(恕刪)

個人也不認為是鏡後距的因素造成FE光圈大不起來...
想想SONY還有A接環要賣,再想想E接環跟A接環的先天差異...應該不難猜出原因是什麼
featheringer wrote:
個人也不認為是鏡後距...(恕刪)

的確跟鏡後距沒太大關聯...
要說大光圈的話之前玩過的LEICA M35/1.4 pre-A好了,加上LM轉E後根本沒多大,還比現在的FE35/2.8小不少。
如果說改成數位鏡的話也就剛好LM轉E接環的部分變成塞電子機構,了不起身材多個一小圈而已。
但變焦就不同了,F4跟F2.8比起來體積或是價錢兩者之一一定會飆高...

真正的問題在於產品定位...
E-mount主打訴求就是輕便高畫質(低價切入算嗎?)。
技術上要做出輕便又表現優良的大光圈鏡頭需要多少成本?訂價開在多少?在E-mount這個市場有多少人願意買單?
如果降低成本去做大光圈,相對體積又會變大,那還有輕便的優勢嗎?
不考慮數位修正能補償多少的程度下,降低畫質表現單純追求小體積的大光圈來降低成本,市場上的接受度又如何?

但也不是說E-mount就一定跟恆定大光圈變焦無緣。
只是願意花大錢買單的人有多少?
能接受鏡頭大到跟A鏡一樣的人又有多少?
廠商應該也還在評估而已...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Tsubasa~翼 wrote:
的確跟鏡後距沒太大關...(恕刪)


中肯!現在這個價格帶已經很多人哀哀叫了

廠商也不是真正的佛心來的,機身賺得少,一定從鏡頭要回來

就跟以前玩車一樣,老是有人要大馬力手排車,結果真的出了,買單的又有幾個?

如果出了一顆FE2470Z恆定F2.8,開價七萬多,超過大蔡

馬上就有越級打怪2870Kit V.S 2470F2.8測試文,木眼如我...看不出差異,就

變成2870KIT鏡CP值超高.......離題了

可能我鏡頭玩的少吧,之前用1670也恆定F4,1018也F4,拍來拍去好像也沒啥問題

說真的要是出一顆 E 環的STF 鏡~~ 應該會有一狗票人跳家
如果有 AF的話會更好~~XD

sunnazi wrote:
Zenitar 16...(恕刪)


個人倒是比較期待16-35z,如果真出了,估計會連A7一起帶回家XDDDD
小弟的認知 的確有誤
如同其他族友所述 應該是 市場區隔 or 輕便設計考量
而非小弟之前自行猜測的 設計障礙

但是 以目前這市場區隔來看 or 輕便設計考量
FE 大概跟 大光圈 無緣了
目前大概只能期待 定焦 F1.8 變焦 F4
就算真出了 定焦 F1.4 變焦 F2.8 價格上大概會比 A高貴

如果需要較大光圈 可能還是要以轉接為主
這才是小弟回文想表達的


如果要輕便,就不會推定光圈的變焦鏡了,現階段不推大光圈只是為了A接環的庫存罷了,再者此刻A7和A7r的銷售量也未必能撐起全片幅E接環鏡頭的銷售
如果考量到商業利益下,開發個定焦F1.4或恆定變焦F2.8後勢必要讓體積變大的話,是我可能就乾脆不要開發了,想要的人請轉接A鏡,反正差不多大 XDDD
把這筆開發經費省下來去花在其他更有意義的地方比較對得起財務報表...
比如說開發對焦系統更好的轉接環來讓大家買我的A鏡之類的...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