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的鏡頭.要做別家的接環? 是不是應該要拿出一筆授權金 (或依照鏡頭銷量給授權廠商一筆權利金)
不然眾家"原廠"有什麼理由讓Sigma去"仿"他的接環卻不坑氣?
其中還有相當多數的焦段是跟自己鏡頭相仿的..弄不好的話早就上法院去了!!
要拿出一筆授權金..當然不是US$ 50或US$ 100那種零頭..
Sigma能不能把這筆授權金給賺回來也是出接環考慮的要點之一
我下面把話講的很難聽...
Sony的阿發接環..現在使用者數量是相對弱勢...加上Sony收取授權金向來不會手軟...
模具費跟權利金的支出..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Nikon接環的HSM鏡??
說不定是Nikon自己來不及把自家的鏡頭給AF-S化..在推動D40開始出現阻力
趕緊找Sigma來個策略聯合.讓Nikon的D40能繼續大賣打開市場..
Sigma 同時也把鏡頭推到新的市場(AF-S)..造成Nikon/Sigma雙贏局面
Walt Yu wrote:
至於因為D40所以Sigma開始猛推HSM這種說法有點倒果為因了。
感謝Walt Yu大大的指正...
在下是在正剛好Nikon D40上市.取消機身馬達..全新D50又很難找..
而被閹掉的D40因鏡頭群過小而放棄N家後
持續觀查D40及其可使用之鏡群,而有感而發..全屬個人臆測之言..所以在句首有加上"說不定"以表其不確定性
相對於當時D40可用鏡群之情況,與現在的情況..對在下而言..D40的可玩性現在才開始準備發揮
Sony有沒有這種氣度..就不得而知了...(在我個人的刻板印像中..Sony是很小氣的廠商)
慧劍禪心 wrote:
怕就怕在SONY短期內不打算將SSM普及化,而P和O家已經對於超音波馬達普及化已經在計畫著手。怕就怕在這裡....到時如果SONY真的鐵齒的不將SSM普及化....然後P、O已經普及化後,結果變成SIGMA未來的新鏡頭因為都得內建驅動馬達 (C、N、P、O)....然後就因為SONY的鐵齒....變成最後推出SONY版本,或是因為某些因素根本不推出SONY版本....那SONY用戶就少了許多選擇(畢竟SIGMA是副廠鏡廠商中,鏡頭群最完整的)!?
Canon,Nikon都一樣,超音波馬達都是先從體積大的長鏡頭開始做,然後在做出小型化的版本用在體積比較小的鏡頭上。Minolta推出SSM的時候只是體積大的SSM,KM有沒有延續開發,這點不得而知,而若是沒有,Sony在接手後也沒有立刻接續開發,那要等SSM普及化恐怕就還要好幾年了。
至於副廠也不能都說人家鐵齒,權利金是怎麼算的這點不得而知,但是Sigma跟Tokina都是產能全開生產for C,N的都還不夠賣,換做你是Sigma,Tokina的話你會認為其他品牌的有迫切的必要性去推出給他們用的產品嗎?當然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當然如果Sony願意推出完整的鏡頭群,定價也合理讓多數人都能接受的話,副廠鏡選擇少的影響就很小了,但是Sony會不會這樣做呢?
URD wrote:
Nikon接環的HSM鏡??
說不定是Nikon自己來不及把自家的鏡頭給AF-S化..在推動D40開始出現阻力
趕緊找Sigma來個策略聯合.讓Nikon的D40能繼續大賣打開市場..
Sigma 同時也把鏡頭推到新的市場(AF-S)..造成Nikon/Sigma雙贏局面
Sony有沒有這種氣度..就不得而知了...(在我個人的刻板印像中..Sony是很小氣的廠商)
至於因為D40所以Sigma開始猛推HSM這種說法有點倒果為因了。Sigma有HSM的時候Nikon連D1H,D1X,D100都還沒推出呢,Sigma早就可以把全系列鏡頭HSM化,只是他們拖了好多年一直沒有積極實行而已。Nikon會找Sigma策略聯合?這不太像是Nikon會做的事情。
5nli wrote:
最近想找一支大概70...(恕刪)
α接環可用的f2.8望遠變焦有:
1.Sony 70-200G
2.Minolta AF70-200f2.8G(D)SSM=>停產
3.Minolta HS 80-200G=>停產,二手四萬以上
4.Minolta 80-200APo=>停產
5.Tamron 70-210f2.8=>停產
6.Tokina 80-200f2.8=>停產
7.Sigma 70-200f2.8EX DG=>停產
8.Sigma 70-200f2.8EX=>停產
9.Sigma 70-210f2.8=>停產
其中停產太多年的維修恐怕有些零件備料也已經用光了。
而Sigma 70-200f2.8EX DG macro
Sigma 50-150f2.8EX DC
Tokina 50-135f2.8DX
都沒有出α接環的版本,所以只有三種選擇1.上面列的買一支二手,2.等Tamron70-200f2.8推出,3.轉系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