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 A-Mount 鏡頭目前只看到新鍍膜的 70-200 F2.8G... 價格...另外就是可能搭配 FF A-mount 新機身的 24-105 F4 Kit...如果兩者只能挑一個(new FF A-Mount Kit vs 70-200 F2.8G)我會先選後者....
sunnazi wrote:APS-C塞到36MP??雖然我個人是高畫素派的,不過看到這個我還是得跟SONY說… 隨著製程一直在進步,相機的畫素絕對是一直往上推升,這不是有沒有病的問題,而是不得不去用的結果。
tm84008 wrote:簡單的說就是NEX6、NEX7的後繼機是A5/A5R都是APSC...!而且A5R是3600萬畫素的...!...(恕刪) 我覺得APS-C做到3600萬畫素的話那畫質應該會很慘,我猜應該是A5R:2430萬畫素無低通濾鏡、A5:2010萬畫素,總之Sony這兩年的創新是有目共睹的,期待SOny繼續加油替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
menon wrote:隨著製程一直在進步,相機的畫素絕對是一直往上推升 我持保留態度資訊處理與光電技術還沒頂到頭 但是因為物理光學的限制是死的,照主流的說法 現在每單位感光應該已經小到會影響光學表現了(說真的小弟始終不懂 [光]這麼終極微小的東西 怎麼會被以幾百奈米的條件限制?? 果然深奧...)
tm84008 wrote:簡單的說就是NEX6、NEX7的後繼機是A5/A5R都是APSC...!而且A5R是3600萬畫素的...! 這個可能性很低,因為當初SONY感光元件開發訪談就有提過:APS-C做到24MP已是多方考量下的上限了而他們在FF上推到36MP,其實推回APS-C的畫素密度也僅有16MP的程度,因此才會開發54MP的感光元件,因為換算下來就是APS-C的24MP所以要嘛是畫素搞錯,要嘛是片幅大小搞錯我覺得是通通都搞錯,到時千位或者A3來當NEX後繼號碼,畫素推上24MP內建PDAF,再來一顆支援PDAF的鏡頭
menon wrote:隨著製程一直在進步,...(恕刪) 我是認為不一定APSC感光性雖有先天的不足 同FF比但體積又能比較縮減若製程技術提升可否別衝高畫素 (1600~2400萬足矣)給我們多點可用ISO
effo wrote:我持保留態度資訊處理與光電技術還沒頂到頭 但是因為物理光學的限制是死的,照主流的說法 現在每單位感光應該已經小到會影響光學表現了 因為躁訊比以及畫素密度的關係吧。 APS-C當初sony推上24MP的確是有點慘,可用iso不如16MP,又被嫌棄鏡頭解析力跟不上 (其實不是鏡頭問題,高畫素本就是為細節而生,廉價鏡頭只是缺點更被放大)後來SONY可能有改進吧(縮小電路排列提高感光面積,更好的躁訊比),24MP開始展現出它的優勢可用iso提高,低iso底下拜高畫素之賜,細節呈現比低畫素更多,可是這些還是有極限(應該說綜合性能可接受的極限,要更往上推應該可以,可是大概只能當晴天機)全幅機在D800E問世後,曾被人質疑畫素密度這麼高,也許可用ISO較低,鏡頭解析力跟不上,容易手震但是這些質疑其實都可以釐清,因為換算回aps-c只有16MP,試問16MP的元件會被人質疑這些東西嗎?除了手震這點在高畫素底下1:1檢視的確會很明顯,其他的質疑其實大多都不再出現了所以.......SONY開始開發54MP(約aps-c 24MP)的感光元件了,全幅的極限還沒到呢
e30_892232 wrote:我是認為不一定APSC感光性雖有先天的不足 同FF比但體積又能比較縮減若製程技術提升可否別衝高畫素 (1600~2400萬足矣)給我們多點可用ISO 這就是取捨問題,SONY也不會傻傻只做一台晴天機出來賣,應該不會超過24MP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