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o wrote:
先講吸引點:1. 新...(恕刪)
Sony的東西還是先等等會比較好
不急著趕第一批
自850售出後
就一直看新的全幅
對6d真的有一度想要入手的衝動
但跳C、N家就要砍掉重練
而A99對我來說又太貴且我對它沒有愛
A7R是還蠻心動的
除價錢外
也差不多要砍掉重練
且我不太喜歡多個轉接環
所以還是多等等吧
fortis0706 wrote:
當你走上這條路就已經是不歸路
需要非常大的動力才走的下去(時間 ,金錢與耐力 ,最重要的是興趣)
電子產品又遠比光學產品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大家冷靜思考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才是王道
感謝樓主的分析與分享
其實就是:別忘初衷
Sony 給了我們兩條路選,又用了很破壞性的價格 (想想後,比較日本當地售價有9折,其實也還好)
用了好幾個絢麗的規格,讓我們心動
又丟出兩張超強的Sample照,整個讓人失心瘋
但是,A7 A7R真的是我現在需要的嗎?
對某些人來說,應該是完美符合:
1. A7R:風光機,不求追焦,不求連拍,不求拍照順暢感,但要極致畫質
2. A7:微單全幅的尊榮感,相位對焦,好的高ISO表現
但是以之前期待每次sony新產品的經驗
還是要注意:
1. 號稱多強多強的CPU都沒用,實際拿到後,拍照順暢感,卡彈,迷焦,都要試來才知道
2. 每次超猛的Sample照,拿到手上的機器,怎樣都拍不出來,原來,『攝影』最重要的還是『光』
晴天無壞鏡,攝影棚光打好了,怎麼拍都會有層次、質感、解析。
3. 號稱大進展的斜位式布陣,是針對新發表的自己的鏡頭,對其他轉接鏡來說,可以想見,邊緣畫質還是要靠『數位』調整,才是後來我們看到的東西。
4. E-mount的原本NEX用家,也沒有所謂的無痛升級,這跟我們APS-C轉FF的單眼一樣,不可能能忍受那一圈黑。
5. 此次鏡頭,最值得買的只有 55mm F1.8。 但是拍照不可能只拿一顆標準定焦。
(真要玩人像,canon 6D似乎更容易些,好鏡也一堆。)
24-70 F4,也要到明年才上市
35mm F2.8 也被認為,不是人文掃街的最佳解決方案
(這部份我講錯了
這顆的銳利度很好,只是散景程度有限
若要玩散景的人文掃街,那會有一點點失望
但是鏡頭品質很好,也是體積最小的一顆。
『非常適合』人文掃街)
等於,先買的人,
要不就原本沒鏡頭可搭,得先買A7 Kit
要不就是期待能接老鏡,買A7R來玩 (對擁有銘鏡的那些前輩來說,A7R這價錢真的是買來玩的)
但是,就如MTF測試結果一樣,想用那Kit鏡就拍出漂亮淺景深,似乎不是好主意。
(看完評測以後,A7 因為高ISO也比現在機種好多少,被打槍。 Kit鏡則是不佳的光圈和不佳的淺景深效果)
原本我也開sony網頁要去點『可預購請通知我』
後來多看看其他論壇的討論後,我知道,這錢花下去,卻不會是符合我所要的
主要只得到『全幅的快感』『高ISO的爽度』
我就覺得
SONY真的厲害,知道如何銷售她的產品,每次都讓你心癢癢,卻又不能完全搔到癢處
再用破壞性的價錢,讓你失去理智。
輕鬆騎 wrote:
又沒有人叫你賣A33跟A77
我的A33也還在
機型不同
體積不同
對焦不同
錄影速度不同
片幅不同
其實你當初A33跟A77擇一即可
我是A33 5N RX100 II
你注意到了嗎?
機型不同
體積不同
對焦不同
錄影速度不同
片幅不同
看場所配合機型調整
...(恕刪)
輕鬆騎兄,謝謝你的意見
我沒有要賣a33 a77
當年我也不可能a33 a77擇一,那是不同時期的機器
再來,兩台A-mount機器,考量是:
1. 錄影過熱問題,必須要有備用機
2. 戶外帶小孩,很難換鏡頭,必須下車的一瞬間,決定題材和狀況,兩台各上兩顆不同焦段鏡頭
3. 適用過微單,拍小孩的對焦問題是考量,E-mount的鏡頭價錢和品質也是考量。
4. 我也有台隨身機,在不適合帶單眼的時候可使用 (愛亂買,事實上隨身機4台了),但是高iso和畫質都爛,難跟單眼比拼。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