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NEX-5R 和 EPL 5

is1128 wrote:
NEX 的缺點就是鏡頭群過少,這也是事實
偏偏買了 EVIL 機就是想要換鏡頭,不過一看到 NEX 的鏡頭群就會無言
若是真的一機一鏡到底,那乾脆買 RX100 也比 NEX 方便得多


對於新手玩家
NEX的鏡頭群其實已經夠用了
標準變焦 望遠變焦 旅遊鏡 定焦等效24mm 35mm 50mm 75mm 50微都有了
頂多缺一管等效24-105的中倍數變焦鏡
RX100只有等效28-90的變焦鏡而已 能取代嗎?

那還缺什麼 100微 小三元 大三元嗎?
那是進階玩家才需要吧?


is1128 wrote:
若是純論對焦,必須要考慮你在移動中使用的機會有多高
而且拍攝移動中的方式,快門搭配光圈還有更多考慮方面
並不是單就相位對焦就可以萬能拍,如果這樣的話,那巨炮大光圈賣給誰


你知道什麼是相位對焦嗎?
之前有人測試EM-5及NEX-6的對焦性能
靜止物體對焦速度EM-5領先
但若對迎面而來的物體 EM-5根本無法持續對焦 NEX-6則可以
這就是相位對焦的好處
不然專業攝影師為何還在用又大又重的高階DSLR 全部換成m43不就好了?


is1128 wrote:
動態範圍的話
OMD 已經超越 NEX7 了
http://www.techradar.com/reviews/cameras-and-camcorders/cameras/digital-slrs-hybrids/olympus-om-d-1075717/review?artc_pg=5
甚至 E-PL5 都還比 5R 強
http://www.techradar.com/reviews/cameras-and-camcorders/cameras/digital-slrs-hybrids/olympus-pen-lite-e-pl5-1093255/review/5#articleContent


我不知道techradar是如何測的
如果是JPEG 那很多機身都有的動態範圍最佳化 對結果會有影響
但一般人要看相機的動態範圍都是參考DxO的測試結果
那是直接拿RAW檔來測的 結果也跟一般人的經驗接近
以DxO的動態範圍測試結果
EM-5: 12.3 Ev
NEX-7: 13.4 EV
NEX-7比EM-5好了近1 EV

EPL-5: 12.3 Ev
NEX-6 13.1 Ev
NEX-6比EPL-5好了近1 Ev






tchung1101 wrote:
不然專業攝影師為何還在用又大又重的高階DSLR 全部換成m43不就好了?..(恕刪)


等全幅的無反出來,再來看看會不會有專業攝影師將DSLR換成無反

4/3片幅本來就是要APSC來的小,不過老實說啦跟FF比起來一個是 X2 一個X1.5
淺景的差異影響有大到很明顯的看出差異?
拿APSC片幅打4/3片幅只是龜笑鱉沒尾而已.....
真要打4/3片幅拿FF出來還差不多,那才叫明顯的差距

另外~ 就M4/3系統中O家的對焦算是排在P家的中後段班(EM-5以後的機身則有明顯的進步)
P家的連續自動對焦功能可是不能小看,別忘了P家M4/3機款的錄影功能(技術)是能越級挑戰的


-----------------------------------------

此外就一機一鏡來說,EM-5未出之前,一定是建議NEX系統,畢竟高ISO的可用度比較高
但是EM-5(EPL5)出來後,其實就是看使用者自己喜好了
痞子馬~

tchung1101 wrote:
頂多缺一管等效24-105的中倍數變焦鏡
RX100只有等效28-90的變焦鏡而已 能取代嗎?

那還缺什麼 100微 小三元 大三元嗎?
那是進階玩家才需要吧?


ASP-C的變焦作出來真的是很難小型化
即使今年說要出的16-80 Zeiss標準zoom lens
其體積也絕對不小(我猜頂多比18200LE小一些些)
更別說要做大三元..
ASP-C微單的鏡頭還是會會以定焦為主力
................
即使M43 sensor沒小多少
但是裁掉兩邊...讓人看照片覺得很壅擠
和傳統的照片比例很不一致
有此考慮者...還是選正常的ASP-c微單

herroyuihk wrote:
ASP-C的變焦作出來真的是很難小型化
即使今年說要出的16-80 Zeiss標準zoom lens
其體積也絕對不小(我猜頂多比18200LE小一些些)
更別說要做大三元..
ASP-C微單的鏡頭還是會會以定焦為主力
................
即使M43 sensor沒小多少
但是裁掉兩邊...讓人看照片覺得很壅擠
和傳統的照片比例很不一致
有此考慮者...還是選正常的ASP-c微單


其實我沒有使用NEX(但是我有買NEX給我老爸)的原因, 便是在鏡後距
NEX使用了比M43大的感光元件, 卻有著比M43更短的鏡後距
這對於鏡頭光學/體積控制的難度, 無疑是更艱困的挑戰
所以可以看到Photozone中, E環鏡的中心表現其實都還不錯, 但只要到了邊角, 畫質就掉的很快
如果當初機身做得更厚一些如Fuji, 鏡頭表現應該會更傑出

M43為何裁兩邊? 不是很懂
我以M43和Canon APSC為小女拍照洗相片也有十大本了, 3:2和4:3的相片都出過
從來不覺得M43的相片看起來很擁擠啊
herroyuihk wrote:
即使M43 sensor沒小多少
但是裁掉兩邊...讓人看照片覺得很壅擠
和傳統的照片比例很不一致
有此考慮者...還是選正常的ASP-c微單(恕刪)

這跟 sensor 的尺吋有何關係.........

是構圖和圖片比例的問題吧
4/3 的 sensor 是 4:3
aps-c 和 FF 是 3:2

不確定機身能不能設定以 3:2 來拍照
若不能設一樣也可以用軟體裁成 3:2

相同的等效焦距和構圖與圖片比例
哪會有什麼 4/3 拍起來的照片就比較擁擠的問題

wso35 wrote:
是構圖和圖片比例的問題吧
4/3 的 sensor 是 4:3
aps-c 和 FF 是 3:2

不確定機身能不能設定以 3:2 來拍照
若不能設一樣也可以用軟體裁成 3:2


我當然是指sensor的比例
機身當然可以設定3:2來拍
但是這樣用到的sensor面積就變小
..........
人眼的視覺就是比較習慣寬的畫面
現在幾乎買不到電視/手機/平板是4:3的吧?

herroyuihk wrote:
我當然是指senso...(恕刪)


偷偷差個嘴

iPad的螢幕就是4:3

is1128 wrote:
我倒是滿想知道 O ...(恕刪)

這點也是 O 家缺乏的,像是機器沒有內建 HDR 以及全景功能
-------------------------------------------------
O家機器沒有內建 HDR?我都沒發現,糟糕!之前提供了錯誤的訊息給欲買相機的朋友。

herroyuihk wrote:
我當然是指senso...(恕刪)

機身當然可以設定3:2來拍
-------------------
真的嗎?有網友跟我說不行,只能用4:3來拍,再透過修圖軟體裁成3:2的照片。原來我被誤導了。

is1128 wrote:
動態範圍的話
OMD 已經超越 NEX7 了
...(恕刪)



請參考 dxomark sensor scores.

dxomark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