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920 wrote:如果塑膠鏡身就不是蔡...(恕刪) 不是吧,真正問題還是出在"是不是蔡斯原廠製造",這才是真蔡斯吧.蔡斯認證的他廠代工鏡頭,應該只能說勉強算蔡斯,因為"蔡斯(認證)鏡頭"....原廠蔡斯強項是玻璃光學鏡組技術與設計內構造and T不過有蔡斯的T-----------------------------(我是虛線)---------------------------------------------------抱歉,原廠的定義當然包含分廠在內.畢竟如果說"Nikon原廠製造",應該不會被當成就是日本產地吧."他廠"指的是 "非蔡斯本身的工廠"喔,多有誤會請多見諒.
亞謝理德 wrote:真正問題還是出在"是不是蔡斯原廠製造",這才是真蔡斯吧. 請你看看這個網頁﹕http://www.zeiss.com/C12567A100537AB9/Contents-Frame/17167234C76E5BBA41256A78004D7636蔡斯自己說它在全球有13個製造廠 (好像包括中國大陸), 應該是這13個廠其中一個製造出來的就算吧? 難道台塑六輕廠製造的才叫台塑, 台塑德州廠或台塑蘇州廠作的就非台塑?冷戰時期,最大的鏡頭製造廠聽說是東德蔡斯(在Jena),德國統一後蔡斯也統一接收,他們把老舊的東德蔡斯廠改進成現代化的科技廠,只保留比較先進的產品製造,大部份比較傳統的產業(保括相機鏡頭,因為是高污染產業)都分散全球化,這也是德國統一後大批東德人失業的原因. 我真的不知道現在還有哪個鏡頭你可以找到是德國蔡斯廠造的?
T是transparency的意思T*是Zeiss專利的鍍膜不過T*並不是特殊鏡頭的象徵我們可以從近期C/Y,G,哈蘇的鏡頭看到幾乎沒有一顆是不上T*的換個方向想T*可說是Zeiss鏡頭的一項標準配備 (數位消費機的鏡頭不算的話)
nvidiati423 wrote:菜頭當家的鍍膜技術T*通常只出現在中高階鏡頭所以也可以當"基本"的選購條件進SONY家就是要玩菜頭G鏡才會爽啊 沒錯...不過我認為那是建構在全片幅的基礎上。在APS-C規格上,非數位專用鏡的優勢與表現與數位專用鏡之間的差距不大。期待那個尖頭的全幅機身,出來解放T*與G鏡。
全幅機身阿~~~很期待...但又很懊惱...希望不要太貴...60000左右有可能嗎??(幻想中)看看以前柯達的全幅機種...一台動輒2-30萬 佳能也不惶多讓 1D也要該1-20萬(這幾乎是小弟一年打工賺的錢阿)即便是5D至少也要八萬看來想要解放好鏡的實力...還真傷小朋友呢??這樣子走底片機..會不會比較划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