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外行者一問 sony A57 VS. canonG1X

zakkwang wrote:
G1X只有最廣角端才有20cm近拍能力,稍變焦就得退很遠
DSLR或EVIL的標準變焦kit鏡即使zoom到最望遠端,近拍距離都不會差多少...(恕刪)

你在說啥鬼?
那我的Canon單眼加上100mm微距鏡
為什麼最短對焦距離還要三,四十公分以上?
一堆單眼大倍數旅遊鏡最好是廣角與望遠的最短對焦距離都差不多啦~(介紹一顆來吧!

另外,跟G1X同樣是C家的單眼的Kit鏡,
EF-S18-55mm F3.5-5.6 IS II,最短對焦距離也要25cm,G1X這樣是有差單眼很多?
(請自行換算等效焦段)

G1X的最短對焦距離在絕大多數拍照時根本不是啥問題,
微距拍不了的也可以換成用望遠來拍(構圖可能會不太一樣就是了)
除非你想拍鈔票上的紋路之類的超微距!
若有時間有興趣專研攝影, 就選A57

若只需要生活紀錄, 就選G1X

若口袋夠深, 兩者皆買
zakkwang wrote:
G1X只有最廣角端才有20cm近拍能力,稍變焦就得退很遠
DSLR或EVIL的標準變焦kit鏡即使zoom到最望遠端,近拍距離都不會差多少
兩者的放大率差太多了
lfjadsflk wrote:
你在說啥鬼?
那我的Canon單眼加上100mm微距鏡,
為什麼最短對焦距離還要三,四十公分以上?
一堆單眼大倍數旅遊鏡最好是廣角與望遠的最短對焦距離都差不多啦~(介紹一顆來吧!)
最短對焦距離會隨著焦段不同而有改變,這是光學定律,
不會因為你用DC還是單眼就能推翻這個定律!(你從未來來的?)
你有用過單眼嗎?
急著砲人之前,請先加強文章閱讀能力
DSLR、EVIL我都用過很多台了,謝謝關心

lfjadsflk wrote:
另外,跟G1X同樣是C家的單眼的Kit鏡,
EF-S18-55mm F3.5-5.6 IS II,最短對焦距離也要25cm,G1X這樣是有差單眼很多?
(請自行換算等效焦段)
G1X廣角端放大率僅達0.08x,望遠端僅達0.07x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g1x/7

DSLR或EVIL不要說是標準變焦鏡了
即使改以高變焦旅遊鏡來比,都很難找到這麼低的放大率
拿去跟各家標準變焦鏡比,情況也不會比較好
http://www.photozone.de/Reviews/overview

lfjadsflk wrote:
G1X的最短對焦距離在絕大多數拍照時根本不是啥問題,
微距拍不了的也可以換成用望遠來拍(構圖可能會不太一樣就是了)
除非你想拍鈔票上的紋路之類的超微距!
G1X的望遠端放大率比廣角端還差
lfjadsflk wrote:
你在說啥鬼?
那我的Canon單眼加上100mm微距鏡,
為什麼最短對焦距離還要三,四十公分以上?



抱歉
在下需要修正您的觀念!
大大您在發文之前,勞煩您先查閱相關訊息!

何謂『微距』?

「微距」意為在較近距離以大倍率進行的拍攝,人眼往往對近於15cm的物體就看不清了,而專業微距鏡頭的光學校正按近拍的需要進行設計。按德國的工業標準,成像比例大於1:1的稱為微距攝影範疇。美國《當代攝影詞典》中的定義是這樣解釋的:「通過相機拍攝1:1或更大影像比的攝影」。這裡我們所說的比率指底片影像大小與實物之間的比例關係,35毫米相機標準鏡頭最大拍攝比率為1:10。事實上在攝影界中國際公認的說法是,拍攝1:1~1:4左右影像比的都屬微距攝影,而達到10:1~200:1則屬顯微攝影。

在購買一隻帶有微距功能的鏡頭時,它的微距檔(Macro)不是用最近拍攝距離表示而是用放大率表示的,如1:4等。人們俗稱Macro Iens為「微距」鏡頭,但微距鏡頭不一定在「微」近距離範圍內來進行拍攝,有些變焦鏡頭在長焦端(或短焦端)設立微距檔,而有的變焦鏡頭可在所有焦距範圍內進行微距攝影。正確的叫法應稱為「巨像鏡頭」,而「micro」才是微小的意思,如「Micro Scope」為顯微鏡。


至於大大您的發言
以Sony的鏡頭來說~~(抱歉,在下並沒有碰凱能的商品)
100mm f2.8 macro的最近對焦距離35公分
50mm f2.8 macro的最近對焦距離20公分
以上資訊可上索尼官網查詢
至於30mm f2.8 macro這隻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會更短(PS.官網沒有特別註明,就不描述)

lfjadsflk wrote:
一堆單眼大倍數旅遊鏡最好是廣角與望遠的最短對焦距離都差不多啦~(介紹一顆來吧!)
變焦鏡的最短對焦距離會隨著焦段不同而有改變,這是光學定律,
不會因為你用DC還是單眼就能推翻這個定律!(你從未來來的?)

lfjadsflk wrote:
那我的Canon單眼加上100mm微距鏡,
為什麼最短對焦距離還要三,四十公分以上?

這不擺了明了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

抱歉指證了您的錯誤!!
但是在您用情緒字眼的同時
先請您爬爬相關訊息
否則只會讓別人覺得您很無知~~

以上!!
zakkwang wrote:
G1X只有最廣角端才有20cm近拍能力,稍變焦就得退很遠
DSLR或EVIL的標準變焦kit鏡即使zoom到最望遠端,近拍距離都不會差多少...(恕刪)

zakkwang wrote:
急著砲人之前,請先加強文章閱讀能力...(恕刪)

zakkwang wrote:
G1X的望遠端放大率比廣角端還差...(恕刪)

你自己前面明明在講「最短對焦距離」
後面卻在扯「放大率」,
這兩個是一樣的東西嗎?

zakkwang wrote:
G1X只有最廣角端才有20cm近拍能力,稍變焦就得退很遠
DSLR或EVIL的標準變焦kit鏡即使zoom到最望遠端,近拍距離都不會差多少

兩者的放大率差太多了...(恕刪)

OK
應該是我發文時沒注意到有第三行吧?
我道歉!



EF-S18-55mm F3.5-5.6 IS II 最大撮影倍率0.34倍(55mm時)最短撮影距離 0.25m
G1X鏡頭的放大率是多少?剛剛查了很久沒找到,誠心請教!
前面兩位大大正解..

lfjadsflk wrote:
你在說啥鬼?那我的C...(恕刪)


這位大大.. 你在砲人之前.. 好歹也把觀念弄清楚再來說吧..

lfjadsflk wrote:
你比較需要加強自己的中文能力,
你自己前面明明在講「最短對焦距離」
後面卻在扯「放大率」,
這兩個是一樣的東西嗎?
最高放大率會在最短最焦距離達成
兩者不是同樣的東西,但有因果關係

一般人比較近拍距離,其實實質內涵比的是放大率
畢竟不會為了近拍而近拍,近拍的目的是要把東西拍大一點
只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懂放大率的觀念,隨口都只說近拍而已

最後,G1X不論是廣角端還是望遠端的放大率都很低落
(其望遠端最短對焦距離過遠,以為G1X用最望遠端可以解決放大率的問題是絕對的錯誤)
DSLR或EVIL的標準變焦鏡、高倍變焦旅遊鏡的最高放大率都勝過G1X(而且贏很多)
這是事實,其他的就沒啥好談的了
lfjadsflk wrote:
你比較需要加強自己的中文能力,
你自己前面明明在講「最短對焦距離」
後面卻在扯「放大率」,
這兩個是一樣的東西嗎?


這位大大!!
在下認同zakkwang大大的說法(不能同意更多了)

我想~Z大會扯出所謂的放大倍率
正是因為您自己所提出的"微距競"這三個字

故Z大需要以放大倍率來解釋給您了解
真的勞煩您上咕狗查詢相關訊息
屆時想開砲~應該沒有人會阻饒您^^~)燦笑

現在google搜尋引擎真的很好用!!
在下提供幾個關鍵字給您去充實知識好嗎^^~??
『微距』『放大倍率』『最近對焦距離 計算』

若L大您還是懶得動手打字搜尋
那麼~勞煩您移動您的貴手,動動滑鼠點閱下方連結好嗎?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U2VQPQVm
這裡有詳細的圖文解說!
當然
以上內容除了有圖文解說,還有很多複雜的公式
若大大您不願理解(在下可以認為您不願理解嗎??總比被認為無法理解好^^~~(燦笑))
您可以直接將網頁拉到最下端看總結~

PS.Z大,辛苦您解說了,上面在下替您附上圖文解說網址!!可以幫您省下口水了^^~))燦笑
簡單的說,A57的KIT:18-55,不管是廣角端還是望遠端,最近對焦距離都是25公分
但是G1X,廣角端開小花才能20公分,望遠端開小花還必須退到70公分!!!
G1X的近拍非常貧弱,幾乎沒有特寫的能力(這邊指的特寫例如拍攝餐桌上食物其中的食材)
我用G1X拍食物,可以很放心的開高ISO,可以很信賴他的白平衡,可以不用怕景深太淺導致食物有些部分糊糊的,但是--它沒辦法拍特寫!!!甚至拍食物的全貌還必須裁切,才不會把桌面上其他太多餘的部分一起入鏡!
它的近拍真的很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琉璃貂 wrote:
故Z大需要以放大倍率來解釋給您了解
真的勞煩您上咕狗查詢相關訊息
屆時想開砲~應該沒有人會阻饒您^^~)燦笑...(恕刪)

我知道放大率是什麼!
我前面也只是想說變焦鏡的最短對焦距離是會隨著鏡頭焦距而改變是正常的
我前面文章沒在扯「放大率」!
最短對焦距離短的鏡頭,放大率未必就一定比較大,
不必對著G1X的最短對焦距離做發揮,事實上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一般生活照片G1X以足夠使用,
如果真的那麼常拍微距的照片,那G1X當然就不是好的選擇!

不過我剛剛又查到確實有幾顆鏡頭真的有做到全域最短對焦距離是相同的!
這點就是我的錯誤了,我坦承接受錯誤與指教!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