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

阿花吾妻 ★★ A57 A57 A57 ★★ 專屬大樓

A57 + ZA16-80 mm
夜拍感覺還不錯 比起之前GF3的可用iso好太多了





頂好 wrote:
那我把我的刪除~就蓋...(恕刪)


大大真客氣~~
57雖然熱門,但單機蓋大樓不簡單(尤其又缺貨),在一起蓋真的比較容易蓋成。

昨晚10點才下班,然後在色影爬了許久,
對岸說,57的高ISO大約可以比77亮部高半級、暗部高一級,
也不知真的假的。

之前拿a33就是ISO 1600顆粒粗大完全不能接受,才轉投57。
另外有峰值,手上的老鏡對焦起來應該方便多了。

廢話太多,我是不是應該請假出門外拍呢?
這個六日我一定不要加班了~~



edenxxx wrote:
大大真客氣~~57雖...(恕刪)


怎麼蓋不太起來的感覺
難道官網的缺貨都是給經銷商買去
攝影~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終於忍不住升級了,比起A65高畫素,還是低畫素+高ISO實用,贊助幾張小女外拍,僅縮圖加外框,
都是用Minolta鏡頭~











上周末螢火蟲已經很稀少了..
響應一下 來砌塊磚

剛買當天..50mm f1.4光圈全開 ISO800





高反差黑白....

ev520 wrote:
我想請問大家
如果已有A57再買台5N當隨身機適合嗎...(恕刪)


我想問的反而是有了A55,還要再買A57嗎?
想要高ISO,GPS反而覺得不必要,
只是A55-->A57,增加的東西是否值得升級?
很猶豫、外加謠言的A99........

Drowai wrote:
我想問的反而是有了A...(恕刪)


我是覺得可以升級啦
詳情可以爬一下文
至於a99
暫時可以不用想太多
全幅機,不是買玩機身就沒事了..........

漲價完的全幅鏡頭,價格應該蠻讓人吐血的
Drowai wrote:
我想問的反而是有了A...(恕刪)


A99就不是21980可以解決嘞!!至少多5-6萬吧!!

看C/N全幅一台賣比一台貴,A99如果做的好也不會太客氣
LEICAQT & XT-10 & X70
幫忙蓋ISO1600多框降噪前後比較
鏡頭18-70mm
拍攝參數F5.6 1/40 上腳架

多框降噪前

多框降噪後

右下角放大比較

Drowai wrote:
我想問的反而是有了A55,還要再買A57嗎?
想要高ISO,GPS反而覺得不必要,
只是A55-->A57,增加的東西是否值得升級?
很猶豫、外加謠言的A99........(恕刪)


Drowai大你的考量跟我很像。

我是a33,之前拿Canon的旗艦DC(N年前出的G3),
有了a33後,我並沒有感覺畫質較好,
雖然習慣拍RAW盡量保留比較多的細節,
但即使ISO 100,仍然覺得畫面糊糊的,一直沒有極佳的銳利度感受。

我相信單眼的畫質絕非如此而已,我也看過a100更糊,
所以始終渴望有台讓我滿意的單眼,DSLT、DSLR都行。

加上a33的熱當問題,夏天到了它會很快告訴你關機;
還有因為有拍室內運動的需求,ISO必須拉到1600,那顆粒根本不能看。

所以我一直想升級FF,但當SONY出了a57之後,
我知道這台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如果我不換機,用2萬出頭的錢買到讓我感到滿意的相機,
我就必須再等幾個月,然後花七八萬買a99。

我可以告訴你,因為剛到貨最近只有在辦公室亂拍,
但我認為a57真的算是SONY的「誠意之作」,
我開始發現畫質變銳利了、變清晰了(髮絲開始一根一根的,而不是a33油糊成一團黑),
我也發現ISO 1600很漂亮,不再那麼多顆粒雜點。
我還發現,它的操控真的便利許多,開始有玩機器的感覺。
雖然它比a33重一些,更早會手酸(接上老白G可不是常人能忍的),

我也爬文看到說熱當問題解決了。

所以,我只能說,a57到目前為止,令我太滿意了。
解決了四大問題:
1.熱當
2.一般ISO畫質不再軟軟糊糊,而高ISO更有信心勇敢去拍
3.操控性比a33更高,有一些奇怪功能,很有趣的現代科技機器
4.打消買全幅花大錢的想願(真的,a99出不出已不再關心,兩年後再說吧)

缺點喔,也不算缺點吧。
1.比a33重(但更好握)
2.很幼稚的快門聲,
原本我還以為同樣是DSLT快門聲應該跟a33一樣,只不過是拿慣DSLR的人不習慣而已,
但昨晚試機,天啊,真的很像古早電腦射擊遊戲的音效(啾啾啾),真太難聽了~~

  • 28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