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Nex 接 zm 鏡頭如何測光?

鏡頭比較還是找兩棵都有的人回答比較準吧
不然就是自己去試
與其聽信看看網頁資料就可以發表評論 的鍵盤大師
還不如自己去二手市場兩棵都買來比較一下再賣掉不要的
"If your pictures suck, lense/camera may not be the first things to change."
timosky wrote:
鏡頭比較還是找兩棵都...(恕刪)


需要拍幾張疊疊樂給您鑑賞否??

目前只缺Biogon 35F2/21F4.5還沒入手過

不過這幾隻都拍過了

花的也不多,大概噴了十來萬而已...這裡說的是RF手動鏡
HI~借板發問

拿到5n後一週內我就把套頭賣了, 打算用手動鏡, 但我不是為了什麼老鏡的味道還是什麼的,

當初爬文做功課, 一直看到什麼5n解放m鏡實力, 套頭超狗, 轉接超牛之類的,

所以一方面我以為畫質能更提昇(畫質裡面我比較重視解析力(分辨率),數位時代顏色什麼的在LR就可以調配好幾種預設集來應用),

另一方面是我希望慢慢建立一支等校24 35 50 85的手動定焦隊伍, 為的是以後換什麼微單機身都可以不被系統綁住

但第一次用手動, 我也不敢花大筆的, 本來想找pen f的鏡頭, 但難買

slr的很醜不想用, 剩下rf的, rf的鏡頭除了m mount, 其他的感覺都好有年紀, 解析力存疑

權衡之下我用了vm35直到現在, 但一直感覺到普普通通(與18-55相比), 沒有特別驚艷

最近一直在想買zm25, 看看跟vm有什麼差, 也看了很多review

直到我看到這一篇

以及這張對比圖

zm在5n上怎麼會這樣呢......這是不是表示135的鏡頭分辨率跟不上apsc的1600萬了?

如果兩年後apsc微單來到3000萬的世界....那不是更慘??

一直以來折騰那麼久, 繞了那麼多路, 結果是否為了apsc量身打造的現代自動鏡其實才是最好的勒???

套頭以它的價格來說實在是很ok...

詳情可以去photozone看nex上鏡頭的mtf對比, 有e鏡 zm vm 可以看

我不是再說m鏡不好喔, 只是說在apsc上好像有點糊....不知L大有什麼看法??

另外, 不想被系統綁住的話有什麼系列的定焦手動鏡可以推薦嗎(slr的也沒關係...不在乎外表了~~)

或者, 老實的玩E鏡吧?

lifaung wrote:
需要拍幾張疊疊樂給您鑑賞否??

目前只缺Biogon 35F2/21F4.5還沒入手過

不過這幾隻都拍過了

花的也不多,大概噴了十來萬而已...這裡說的是RF手動鏡


你前面說zm遠勝za
後面又說你不買sony zeiss
那你是怎麼知道zm 25 f/2.8 會比za 24 f/1.8還好?


"If your pictures suck, lense/camera may not be the first things to change."

light_1432 wrote:
HI~借板發問

拿到5n後一週內我就把套頭賣了, 打算用手動鏡, 但我不是為了什麼老鏡的味道還是什麼的,

當初爬文做功課, 一直看到什麼5n解放m鏡實力, 套頭超狗, 轉接超牛之類的,

所以一方面我以為畫質能更提昇(畫質裡面我比較重視解析力(分辨率),數位時代顏色什麼的在LR就可以調配好幾種預設集來應用),

另一方面是我希望慢慢建立一支等校24 35 50 85的手動定焦隊伍, 為的是以後換什麼微單機身都可以不被系統綁住

但第一次用手動, 我也不敢花大筆的, 本來想找pen f的鏡頭, 但難買

slr的很醜不想用, 剩下rf的, rf的鏡頭除了m mount, 其他的感覺都好有年紀, 解析力存疑

權衡之下我用了vm35直到現在, 但一直感覺到普普通通(與18-55相比), 沒有特別驚艷

最近一直在想買zm25, 看看跟vm有什麼差, 也看了很多review

直到我看到這一篇

以及這張對比圖

zm在5n上怎麼會這樣呢......這是不是表示135的鏡頭分辨率跟不上apsc的1600萬了?

如果兩年後apsc微單來到3000萬的世界....那不是更慘??

一直以來折騰那麼久, 繞了那麼多路, 結果是否為了apsc量身打造的現代自動鏡其實才是最好的勒???

套頭以它的價格來說實在是很ok...

詳情可以去photozone看nex上鏡頭的mtf對比, 有e鏡 zm vm 可以看

我不是再說m鏡不好喔, 只是說在apsc上好像有點糊....不知L大有什麼看法??

另外, 不想被系統綁住的話有什麼系列的定焦手動鏡可以推薦嗎(slr的也沒關係...不在乎外表了~~)

或者, 老實的玩E鏡吧?


我的需求跟你差不多
手上也是nex 5n
我用過的CV25f4, leica 28f2a, cv35f1.2, leica-m 50 f1.4a, cv 75f2.5, leica 75f2aa 都很不錯
CV 35mm f/1.2 II現在是我的機身蓋,非常好用的一顆鏡頭

過去有一顆zm 21 f/4.5在panasonic GH1上表現極差,但在M8就很不錯 可惜在入手nex 5n前就出掉了
無從測試

至於跟原本的e鏡來比的話 我只有e16 f/2.8跟cv 15 f4.5
e16網路評價很爛(宇宙無敵爛鏡王XD) 但跟評價不錯的cv 15比其實差異甚微(尤其5n有內建修正)
還多了AF跟大光圈

老實講鏡頭好不好用只有自己買來比較測試過才知道
網路上的評語不見得準(包括我自己這篇)
很多人是隨便拍兩張同場景照片就丟上來大肆評論
但一來不知道對焦點是否相同
二來廣角鏡的像場扭曲常常被誤會成邊角畫質不好
三來還可能有手震機震等等影響銳利度的因素
四來不同感光元件的表現也可能影響畫質 如我前面提到的zm21f4.5 在gh1上比p家原生的20mm f1.7爛太多
但在leica上就不會這樣
還有不同對焦距離也會影響表現 比如說五顆鏡頭對焦在無限遠 跟三公尺 可能解析度排名就不同

以價格來說e鏡都便宜到有剩(除了sel 24f1.8)
所以我覺得你還是留著e18-55當reference 新買的鏡頭可以跟他比較一下
玩手動定焦鏡只要買二手舊基本上不會虧到大錢
收進來覺得不好再賣出即可,只是一些鏡頭要有耐心等就是了

最後,AF的便利性不容忽視 雖然5n有峰值對焦 已經算很好用的輔助方式
但我用35 f/1.2拍小孩還是很容易錯過一些畫面
在街拍的場合也是一樣 這也是你要考慮的
"If your pictures suck, lense/camera may not be the first things to change."

timosky wrote:
你前面說zm遠勝za...(恕刪)


因為ZA 24F1.8有的借
全開光圈和G21 ZM25 G28比都較差
縮光圈到了F2.8,結果相同

所以我個人不太會買這管(實際上我個人的購買偏好來說,要買ZA E,可能我會考慮買24ZAF2)
--
廣角裡面,要和Biogon比,其他幾個結構都有其弱勢
近年來雖然Distagon成為主流,但是實際玩過以後的結論是,有Biogon買我就會買Biogon

Sonnar也是我很愛的結構,尤勝Planar,但是在廣角端,可能要比起來還是困難了些

ZM21 F2.8/ZM25 F2.8/G21/G28實際上在NEX5上的表現比ZA來的差
但是到了NEX5N上面,情況有所改變

ZM已經沒有紅移現象,周邊畫質也可以keep住
G21則是唯一目前還無完全解,但是一般應用可以勝任,周邊10%區域會有紅移,畫質會降低

至於MTF,這應該不用我再說了....

light_1432 wrote:
HI~借板發問拿到5...(恕刪)


我個人的感想是
ZM25你要先F2.8對到焦點以後再來縮光圈
縮光圈我只建議縮到F5.6
F8就是極限了

F11可能會衍伸出比較麻煩的繞射問題,因為感光元件的pixel size已經太小了

此外,我的比較是植基於Capture One不加銳利度轉出的RAW
ISO固定在ISO100
上腳架測

對焦時則是利用觸控功能觸控該對位點,針對該點放大並利用峰值顯示對焦

我的測試也僅有F2.8和F5.6兩個選擇(我很少看到Zeiss測定F8,所以我也不太用F8測試)

而在1600萬像素底下看起來,ZM比起ZA還是有優勢(劣勢就是便利性)

至於周邊數位修正,理論上不會影響到RAW的部分,而我也只拍RAW

簡單的說,可能數位修正這種東西我用不到他的好處,所以結論也有與一般JPG派的有差異
--
從Dynax 5D以來,我都是拍RAW(除了前面摸索的兩千多張以外)
目前為止,光是相片檔案就超過3T,當然垃圾照片的比例佔大部分就是了
lifaung wrote:
我個人的感想是ZM2...(恕刪)

lifaung 兄:

COLO SHIFT問題只是其中一個現象表現!
ZM 25記得解析力至少有300LP/mm能力。
即使繞射效應應該是不會那麼大差異。


在GXR M MOUNT的開發中就有提到這部分問題,CMOS前面LPF除了降低高解析部分外,另外就是會薄後是會影響焦平面,特別是像BIOGON結構,除了短鏡後距之外,斜向光徑會受到這部份影響是會有點偏移問題。


ZM 21/4.5確實不錯,但是在leica系統並沒有類似鏡頭,要獲得一些數位修正較比較麻煩。
contax g是彽價高素質系統,只不過,比leica m更短鏡後距,需要面對問題更麻煩!

biogon在底片時期創造各種優異銘鏡,只是在數位時代還是有不少需要去解決,現在表現是未能真正發揮實力!

哇, 各位大大都懂好多喔 !! 真是獲益良多.
另外想請問 lifaung 大大, 您的意思是說若是拍 JPEG 而非 RAW 的話 ZM 25mm 這隻的表現就沒有 ZA 24 mm 這隻好了嗎 ? 還是說這樣的情形在 5N 機子上已有改善了. 為什麼同一顆鏡頭在 5N 和 M9 上面有這樣大的差別?

diffusionless wrote:
lifaung 兄:...(恕刪)


所以我比較推薦5N而非7
因為感光元件本身ISO等等特性重要外,microlens的設計其實才是更大的重點
如何設計出感光元件開口率高,且容許更多角度的光線進入;
感光元件本身的薄型化(降低深寬比)只能改善一部分,但是隨著像素增加,開口率降低的同時深寬比又會隨之加大
也會同時造成進入光線侷限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可以藉由microlens的引入來解決
Lens可以接收更多角度的光源,那就有機會可以改善Biogon的物理限制

但是這改善也沒有到無限的程度,微機電技術的製程極限還是得考量的


附帶一提的是,ZM25那張實際上,我心中的OS是沒對到焦

ZM鏡後距比起G更長,只要NEX FF還沒出現,現有的SONY NEX5N對應是沒問題的

G系列裡面有問題的G21,平時正常拍攝的狀態下,其實倒也還好;不會有想像中的低畫質出現
周邊會有10%區域有紅移,但那是高光下才會變得明顯;平時要注意的反而是周邊失光(結果兩者就混在一起反而不明顯)

真正對Biogon有威脅的,個人以為,還是到了FF的時候才會顯現出威力
不過買老鏡,不就是在買個希望未來可以上全幅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