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ONY A350 與點測光技巧的第一次約會

SONY相機也有一個曝光直方圖........我不知道A350是否有....
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參考方式....
從直方圖可得知整個畫面是否有過曝或過暗的現象....
當然....若您照片所要表現的意境是過曝or過暗....就另當別論囉!!

不同的光線狀態受照均度不同,這點也要小心注意,比如這張高反差

lo11212001 wrote:
我相機的M模式不能調...(恕刪)

M 模式 的 ev 棒, 會變成 測光表.

因為 三大曝光參數(光圈,快門,ISO), 都全給你自己手動在調了. ev 指示值, 是讓你知道 你這樣子調, 測光區 會被曝到 幾 ev ..


P,A,S 的 ev 棒, 是告訴相機 曝光 的 目標值.

因為還有部份曝光參數, 留給相機自動幫你調. 所以你需要告訴 相機 要違成的 目標 在那裡, 才需要轉 ev 值, 給相機知道. 請相機 把 測光區 曝到 多少 ev ...

也剛好迷上了測光技巧
真的很有趣

配合最近的拍攝主題SAKURA
也用了定點測光
要不然用多重、中央拍出來的都是黑的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景深的部分會容易爆掉
以下是NEX-5拍的,請參考





話說樓主拍的不錯
了解了,感謝各位的回覆。
還想要再請問一個問題:
這個圖表,只適用於『點測光+M模式』嗎?
『點測光+A模式』『點測光+S模式』可適用嗎?
謝謝!
此樓都是用點測光+P,S,A模式。
看你要控制什麼,請配合切換使用。

不過,P,S,A,M不管用什麼模式,結果其實都一樣。

lo11212001 wrote:
了解了,感謝各位的回覆。
還想要再請問一個問題:
這個圖表,只適用於『點測光+M模式』嗎?
『點測光+A模式』『點測光+S模式』可適用嗎?
謝謝!
我是攝影幼幼班

lo11212001 wrote:
了解了,感謝各位的回...(恕刪)


測光歸測光,說真的與PASM模式無關~~~

測光分三種
點,中央重點,平均
只要一開機,相機就開始測光

若選P模式....相機給您一組光圈/快門....
若選A模式....自己決定光圈,相機給您快門
若選S模式....自己決定快門,相機給您光圈
若選M模式....自己決定光圈/快門

之所以會認為有關是因為在PAS模式下.....
相機會因為測光方式的不同,而給於不同的光圈/快門
當然不只測光,相機也會考慮當時的ISO值.....

所以原則上...測光分三種模式
拍攝的方式分為PASM........


珍珠奶爸 wrote:
今天天氣還不錯(雖然...(恕刪)


哇~置頂了!!
拍的不錯~第5張
badbughp wrote:
「相機的TTL」應該是指閃燈...(恕刪)


一直以為TTL是相機內建的測光系統,我真的是班門弄斧了.....


lo11212001 wrote:
我相機的M模式不能調...(恕刪)


我的方法是(其實也是書上說的):
1.先將相機設定為包圍曝光+-0.3(按一次快門可以拍3張)
2.從觀景窗看看大概的構圖範圍,然後決定光圈值(我是近景3.5~5.6、中景13~16、遠景22、拍流水就開32)。
3.看看構圖範圍內有沒有紅藍綠白4種顏色(我只記得這4種顏色的反射率跟EV值),然後用望遠鏡頭拉近畫面,在最有把握的顏色上進行測光。
4.測得光線之後,用快門速度將EV調到+-0(此時F已經固定了),就會得出一個F、S跟EV+-0的關係式。
5.依照鈴木一雄的測光補償統計表,再次調整快門速度,將EV調到+2(如果測光點是白色雲的話)。
6.開始構圖(構圖時因為測光點的移動,觀景窗下面的EV值會跑來跑去,但是不用理它),對焦、按快門。
7.因為設定了+-0.3的包圍曝光,所以相機會自動降(升)級快門,讓你得到你設定好的EV+2(測光點是白色雲)跟EV+1.6&EV+2.3的照片共3張。
8.然後從這3張,挑一張跟肉眼所視最接近的照片。

用以上的方法,相片曝光的成功率100%,但僅限於順光或斜光,因為我還沒拍過逆光照,所以逆光的效果如何,我還不知道。

以上,寫的很亂,也可能辭不達意,也一定還有不足或需要注意的地方,還請其他網友不吝補充指點。
補充一下
1.可以使用點測光+光圈優先模式(決定景深),設定好光圈,點測目標,鎖定曝光值,加減EV補償。
iso可自行決定是否Auto。(流程自由決定)

速度會比較快。

樓主的測光方式應該是用權衡測光,才會有「用望遠鏡頭拉進畫面」的情形。可以改用點測光。

測光的目標要好好選擇並配合修正,容易受到光線的影響,如:斜順光的人臉(臉有光,身上沒光)。
如果此時測人臉,照片會黑成一片,只有人臉曝光ok,此時就要適時使用EV補償。

2.光圈沒特殊需要,不建議開到F22,畫質通常不佳。F8~F13是不錯的選擇。

珍珠奶爸 wrote:
我的方法是(其實也是書上說的):
1.先將相機設定為包圍曝光+-0.3(按一次快門可以拍3張)
2.先從觀景窗看看大概的構圖範圍,然後決定光圈值(近景3.5~5.6、中景13~16、遠景22、拍流水就開32)。
3.看看構圖範圍內有沒有紅藍綠白4種顏色(我只記得這4種顏色的反射率跟EV值),然後用望遠鏡頭拉進畫面,在最有把握的顏色上進行測光。
4.測得光線之後,用快門速度將EV調到+-0(此時F已經固定了),就會得出一個F、S跟EV+-0的關係式。
5.依照鈴木一雄的測光補償統計表,再次調整快門速度,將EV調到+2(如果測光點是白色雲的話)。
6.開始構圖(構圖時因為測光點的移動,觀景窗下面的EV值會跑來跑去,但是不用理它),對焦、按快門。
7.因為設定了+-0.3的包圍曝光,所以相機會自動降(升)級快門,讓你得到你設定好的EV+2(測光點是白色雲)跟EV+1.6&EV+2.3的照片共3張。
8.然後從這3張,挑一張跟肉眼所視最接近的照片。

用以上的方法,相片曝光的成功率100%,但僅限於順光或斜光,因為我還沒拍過逆光照,所以逆光的效果如何,我還不知道。

以上,寫的很亂,也可能辭不達意,也一定還有不足或需要注意的地方,還請其他網友不吝補充指點。
我是攝影幼幼班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