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 wrote:19 AF poin...(恕刪) 要考慮視野率sony為什麼要發展EVF也是這個原因OVF要做到真正100%, 良率低, 成本高EVF要做到真正100%, 良率高, 成本低最近上市的D7000採用了尼康最新的Multi-CAM 4800DX自動對焦模組十字自動對焦點分佈完全在中間
sincedoei wrote:沒有要攻擊任何一家但是這麼多點都擠在畫面中間好像也沒啥用反而感覺O家跟P家好像比較分散一點...(恕刪) 弄懂"Phase AF"相位差對焦原理就會知道現行對焦點為何只能擠在中間而這次A77對sony算是蠻大的突破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也不在乎DSLR, DSLT, EVIL,DC的對焦原理
靈光 wrote:要考慮視野率sony...(恕刪) 主要是現行NIKON對焦系統發展觀念,並不是強調單對焦點獨鬥模式!簡單講,NIKON在D3之後,以NIKON RGB測光系統(420或1005),作為主體與背景辨識依據,而對焦點則是在可以根據鏡片提供物體位置距離和速度數據來源。因此,對焦系統像個對焦網模式,這也是D7000使用更精細2016 RGB測光可以直接在觀景窗範圍獲得更詳細資訊。當然在CANON很早就開始發展對焦網的對焦系統,強調不是單一點對焦性能,就連像5D系列中央對焦點旁邊都有六個輔助對焦點,使得中央對焦點性能提升許多。MINOLTA是比NIKON更強調單點強和對焦性能,像Alpha 9中央對焦點火力超群其他各家機身,只是NIKON後面漸漸往對焦網發展。目前看來SONY思維模式,是變成增強其他週邊單點火力,比較類似NIKON D2h/x時期的想法。multi-cam 2000 D2Xs/D2X/D2Hs/D2H(9點十字分散+外圍2點一字)一般而言,感光元件形狀為3X2比例的長方形,所以和此呈現長方形或橢圓是比較好用,而中央對稱是比較好做。
sincedoei wrote:沒有要攻擊任何一家但...(恕刪) 早年也是這麼認為....中間點準夠用就好...後來拿了D700試過了一次3D自動追焦....才知道這種綿密的對焦點的好處在哪另外....目前全部都十字對焦點的好像只有Canon有,Nikon的旁邊也都只是一字的對焦點這次Sony能擺脫那個萬年中心點十字對焦點..算是有突破了,雖然周邊的十字也都是F5.6只希望A77中心點有對應f2.8的大光圈鏡頭,跟幾個隱藏的輔助對焦點這樣準確率會更高更好至於P 跟 O...拿相位對焦來跟對比式對焦比差異還是太大...對焦精度還是有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