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sony的產品線似乎很齊全,問題出在哪裡?

我覺得問題就出在......


不夠貴!!!





對我來說非常佛心
2萬以內就能有EVIL機打死一票高階DC
看看別家來踢招牌的有幾個是身價差不多的
沒有嘛...一顆鏡頭就快可以買整組了


不過對於口袋麥克麥克的專業玩家來說
這種玩具怎麼稱的上手
當然要紅圈5萬萊卡10萬才能叫做頂級

---

以上純粹是胡扯
靈光 wrote:
目前sony alp...(恕刪)

補充
微光下DSLT可以提供明亮清晰畫面,這部份光學觀景窗的傳統結構就是把持在大光圈定焦鏡身上甚至可能拿個1.2光圈鏡頭還是漆黑,但EVF仍可提供足夠明亮度,只是一按快門就還是一樣取決鏡頭光圈與ISO品質。



不過,還是有各種偏好族群,還是比較喜歡光學觀景窗或反光鏡拍打之類。
就像LEICA M9如果是做成EVIL方式,可以用LV取景,就不用花費成本在機械結構與精準度上面,但這樣M9的族群會是如何?



另外沒有反光鏡震動是會減少磨損的移焦問題,但精準校正部份變成是一大塊反光鏡而不是小塊副反光鏡,隨著畫素增加放大,這部份不曉得是如何?
可能還是比一般反光鏡結構好。

DSLT是一個不錯結構,光是高精密光學菱鏡部份就可以省下不少,只是最終體積是受限於反光鏡的大小與卡口規格,最多只是OVF抽掉的空間,只是抽取越多機械或光學部份來降低成本,可能會有些後遺症。





再繼續看發展狀況。
SONY應垓要盡快推出中高階機身,像A700 A900 A850之中,以A700後繼機最重要,在A55等改進對焦性能時候,應該順便改一點給A700給用戶。
希望sony可以趕快解決買不到鏡頭的窘境~"~

我一直不覺得sony鏡頭少 真的很夠用 該有的焦段都有
不過很大的問題就是某些我想要的鏡頭竟然都買不到
中高階機身嚴重斷層
如何談的上產品線齊全

高階市場或許份額不如中低階機市場來的大
卻是重要的技術指標與信心指標
同時也代表廠商對此系統的經營態度

Axx有性能有話題又夠便宜, 卻仍然賣的不算好
主因不在少數的品牌迷信者
而是sony自己沒有打造出一個讓門外漢放心的系統形象

連既有的阿法user都搞不清楚sony未來走向
又何能期待其他消費者放心買單
進哪家可換鏡系統, 可不像買哪牌小DC一樣容易做出決定
我覺得sony鏡頭很夠用了
不信
你可以背背看
去高雄市玩了幾天
還背了1機3鏡爬柴山
穿平底鞋很難走
都珊瑚礁碎石
根本就腳底按摩
讓我看到相機包有點怕怕的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靈光 wrote:
sony的產品線似乎很齊全(恕刪)


但是,我要的剛好都沒有.

我想買Sony A850,但它沒有如5DII高達ISO6400的水洗功能,也沒有如Canon 的24-105mm L鏡或Nikon的24-120mm G鏡.

偶爾想拍拍鳥,也沒有像Canon 有顆平價畫質又不錯的400mm L鏡.

您說Sony對我怎麼會有吸引力呢?
魯獅相簿

我從350D時代就開始看討論區了(當時買了一台350D),當時人氣最旺的就屬DCview了,從畫素
無用論到Canon推出800萬畫素350D,一夜間大家全改口了,畫素有用喔 ! 可憐的D50當時只有
600萬畫素,被Canon陰了 !
又E330推出LV取景也被批到體無完膚,甚至有人揚言要是C,N 敢學,就要放火燒了工廠 !
錄影功能也是如此,都是一副不削,不爽,雞肋,態度結果現在呢 ? C家討論區有很多文章
在討論如何拍片 !
單眼市場品牌情節本來就很重,又加上鏡頭包袱,很難在短期內翻盤,尤其是日本,台灣就不一樣了
,已經爬到第二名了 !
未來半透明反光鏡,EVF會不會成為主流 ? 很有可能,聽說A77上面的EVF已經讓測試人員不想再換回
OVF的感嘆了,但總歸一句要Canon家做了才算數,才能消彌質疑者的雜音,但也正因凡事慢半拍,客戶
逐漸流失,現在的Canon用戶只能用傳統到不行的鏡頭上網來反擊別家,鏡頭不是一天就可以發表齊,
你們的反擊是在吃祖產,吃人家是後起之秀(先不管前身是誰),我承認Canon是很優質廠商,但他始終認
為自己還是光學產業,殊不知現在的相機已經算是半個電子業了,求新,求變,傾銷,才是壯大之道,
看看Sony,Panasonic,Samsung,每次改款都有新花樣,新功能,請問從550D~~600D多了什麼 ?

魯師兄應該是不會跳,因為Canon已經是你器官的一部份,就算知道換了熊膽會比較猛,但你寧可選擇
人膽比較保險,最多就是雙系統,我猜這應該是你的底線吧 !
靈光 wrote:
sony的產品線似乎很齊全,問題出在哪裡?...(恕刪)


有問題的是台灣索尼巴

就像A55不是規格超漂亮的嗎,結果還賣不贏規格更差更貴的60D,

如果要怪罪SONY的銷售人員的技術水平太差?那雇用這些員工的上司也是豬頭。


簡單的說SONY的品牌形象沒做起來

最大的關鍵不在產品的好壞,而在一般消費者心中,SONY能佔有多少份量?
這和個人喜好習慣有關吧,像我就是從n到s到現在跳c家,n家機身三家最強,但我不喜歡jpg的發色表現所以跳sony,s家的發色不錯,但我不喜歡evf,又跳了c家,c家拍人的發色和白平衡我滿意!如果那一天突然只專注畫質,也許又會跳sigma的f x3吧

echoesvet wrote:
有問題的是台灣索尼巴...(恕刪)


同意不過了~~~
A33不錯唷!!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