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操都操不壞,同樣焦段,同樣標榜T鏡怎麼差那麼多 ?
DSC09958.JPG

原始尺寸
DSC09816.JPG

原始尺寸
DSC09878.JPG

原始尺寸
DSC09734.JPG

原始尺寸
DSC09821.JPG

原始尺寸
DSC09740.JPG

原始尺寸
DSC09899.JPG

原始尺寸
DSC09900.JPG

原始尺寸
DSC09951.JPG

原始尺寸
R1拍的,JPEG直出未做任何修改,6年前的科技R1機身可調整的參數陽春到不行,風格也只有
標準跟鮮豔這二種可選,更沒有什麼微調參數,鏡頭決定一切成敗,蔡頭真是越做越回去了,
連焦段一樣的假蔡都比真蔡耐操 !

雲1234 wrote:
幾個月前,菜花事件正沸沸揚揚時,我再1個多月前買了
16-80ZA香港水貨,並且大膽做了測試,不放防潮箱,房間濕度
80-90%,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還沒長菜花,供大家參考。
PS.很後悔先買了A16沒直接入手小菜,小菜真的太讚了。...(恕刪)
以下無惡意
但是以正視聽有必要說清楚:
如果你看過真正發霉的鏡頭 也看過小蔡的災情照片
你絕對不會誤認小菜這種現象是發霉...
SONY的確有可能改配方了
但個人認為這樣的標題 測試 跟下的結論完全不能證明
多的是手上很多老鏡的前輩
這些人都沒有防潮箱?也不懂如何保存鏡頭?
十幾年的鏡頭沒事
一兩年的za鏡都沒事
唯獨全都是一兩年的小菜出事
合理嗎?
ps:我剛賣a16買小菜的時候 也是很後悔沒早點買
不過一年多後受到新宇的這種對待 則是產生了另一種後悔
ikki44 wrote:
以下無惡意但是以正視...(恕刪)
個人認為你們保存方法也有問題~~
我的收藏家的防潮箱 要調到最高...
甚至我怕停電反潮, 我還放2包500~800g 圓型矽膠乾燥劑(含氯化亞鈷)
為啥調中間會發霉... (因為我有放燒錄的片子)
你有調到最高嗎?? 我認為沒有囉~~

小笨賢 wrote:
個人認為你們保存方法...(恕刪)
我沒有調最高
這麼多年來我的指針一直設定在45-50%左右
(而且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防潮箱要調最高的說法)
所以說很多同好家裡的XX家防潮箱那個德國製五年保的濕度計是壞的?
您這說法無法解釋為何其他鏡頭沒問題只有小菜會
而若照您說的是小菜不耐
那難道不是一樣是小菜的問題嗎?
反而怪到使用者這端來?
很簡單的道理:假如小菜這樣的標準照您說的是對是OK的
請Sony所有鏡頭都以這標準製造即可
相信發生問題都是使用者的問題 搞不好他們還能多賣幾隻
但是您真的認為這現象是屬於正常可容許範圍嗎?
另外想請問您看過發霉鏡頭嗎?
有看過如此大量且均勻分布的發霉?
如果真是發霉如此明顯沒的轉圜的現象
為何新宇不直接說發霉就好
反而一直以不能說帶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