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轉貼:sony 阿法的歷史

不想引來戰文,也不想倚老賣老,就算貼上"sony"被視為新品牌我也接受;
但無可爭議的是,血脈相連!(難道a系列的單眼不是從minolta d5d d7d衍生出來的嗎?)
若無minolta 相機的基礎,那sony a系列怎麼來的?

這一次轉貼發文只是想讓不了解的人,了解一下手上的a相機是怎麼來的,他並不是只靠sony的行銷,
他的技術基礎也曾經是叱吒風雲過啊!

也許當時minolta在數位單眼表現的不亮眼,也許sony接手後在旗艦專業機種還無法真正跟其他品牌並駕齊驅,
但以他的電子技術跟行銷......未來幾年大家等著看好機吧!

我居然認真的回文了.....
My websit http://jchc168.web.fc2.com

草莓大俠 wrote:
有能力的是米諾塔 不...(恕刪)

有能力的是Minolta沒錯
但現在Sony的單眼R&D部門還是Minolta阿
只是換個Sony而已
Sony只是繼承...

草莓大俠 wrote:
有能力的是米諾塔 不...(恕刪)

但是現在在SONY身上還是看的到Minolta(Konica Minolta)的影子哩
我說的當然不是外觀嚕~
像是機身防手震等
不就是由D7D(第一台擁有機身防手震的DSLR)一直到現在嗎?
或許你會說這是M(KM)的技術S只是承接
但想想
S的a300、a350為第一款在DSLR使用上LV
並還保有像位對焦
這不也是另一突破嗎?
甚至更多廠商因S此舉才紛紛加速對LV的發展(但還是使用對比對焦...)
而更不用說
首次在DSLR上使用半透明反光鏡(當然他家已有在SLR上嘗試過,但似乎是玩票?...)
達到高速連拍功能
也保有像位對焦
這也是一大突破吧
而早期S機型高ISO雜訊問題
在近期機型也有長足突破
不也是一種發展嗎?

算算S進軍DSLR(EVIL)短短不過幾年
創新突破實在令人讚嘆!
可以問問,如果您有專業攝影師朋友的。

他們手上不見得有C或N或S的小單眼(沒錯,在專業的世界,即使是2000萬畫素的「全幅機」,他們還是叫小單眼)

但是滿有可能有一支Minolta的測光表,甚至是色溫表。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dc0001 wrote:
S的a300、a350為第一款在DSLR使用上LV
並還保有像位對焦
這不也是另一突破嗎?


這....你的資訊來源有誤

請查查 2006 年一月發表的 E-330....

450 wrote:
這....你的資訊來...(恕刪)

的確
資訊有誤
我想我對於43或M43系統的確還不夠深入吧...

chucalf wrote:
http://www...(恕刪)

哇.....真是好樣兒
dc0001 wrote:
S的a300、a350為第一款在DSLR使用上LV
並還保有像位對焦
這不也是另一突破嗎?
甚至更多廠商因S此舉才紛紛加速對LV的發展(但還是使用對比對焦...)


首創相位式LV,450兄已經說了,至於發展LV應該不是SONY的功勞,DSLR最早LV實用化(AF速度實用)還是4/3系統,之後又積極發展錄影功能才有M4/3出現,M4/3更是把LV做到更好,如今對比AF速度可與相位AF並駕齊驅甚而過之。

而且A300此種設計的LV,並無法使用到高階機種上,而且也有缺點,當時SONY DSLR的LV速度以及錄影都不夠實用。直到後來的NEX出現,對比AF才有突飛猛進,以及採用DSLT的設計,可保留相位AF,才是新的解法,可適用於中高階機種。

SONY的功勞應該是學習別人優點並且大量實用。
我只喜歡konica Minolta的商標!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