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3 + A16F2.8, S1/40, ISO1600F2.8, S1/50, ISO1000F8, S1/200, ISO100F8, S1/80, ISO160第一次po圖, 新手拍照, 僅供參考
有馬達的鏡頭對焦還是比沒有內建馬達的鏡頭對焦來的快KIT組的18-55跟55-200-2鏡頭都有內建馬達但是之前出的18-70鏡頭是沒有sam馬達的喔如果要選C/P值最高的話16-80小菜應該是最佳的選擇了涵蓋了大部分的焦段,畫質又好 價格比較高就是了,但是沒有恆定光圈喔考慮看看吧
看起來A16這隻平價鏡皇鏡頭搭SONY拍起來還不賴耶目前好像也沒有像另一個副廠鏡Sigma有問題的樣子~因為預算有限~應該不會考慮蔡斯的鏡頭tony_chencclu請問二位大大PO的照片有後製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試試錄影的功能對焦速度跟拍起來畫質如何呢??希望也可以提供出來看看~感恩~
剛剛看了一下發現 真的還是小菜最值當初朋友入手A33 我也是極力推小菜最後拍定A33機身+小菜原因~定焦 雖然畫質好 但是卻不方便使用他只是做為生活記錄 不需要很要求畫質小菜的畫質夠水準了變焦鏡在使用上 還是比較方便16~80這個焦段 狠實用預算不足 又想要好畫面比起一隻四到五萬多的鏡頭 算是很值得了若是需要高倍變焦其實 考量預算事後看情況再買一隻˙75~300 OR 70~300(視預算而定)定焦 反而最後再買就好定焦雖然畫質好 卻需要腳變焦萬一 樹上 大樓上 池塘中那就要乘熱氣球了建議第一隻鏡 一定要選最常用的畫質可以日後慢慢提升但是 拍不到 或是 構圖不方便 那是很困擾的
kintaro wrote:小弟看了很多文~最近...(恕刪) 建議KID鏡 + 35MM F1.8.建議一定要試大光圈, 你會迷上他的.35MM F1.8 是很超值的.另外, A16 有對焦過慢的毛病.
小弟也是狂推A33+1680Z小蔡主因:1.16端超廣角---拍風景絕對用的到(常用)2.A33旋轉LCD自拍樂勝!!3.16-80端幾乎與一般DC 5倍數位OR光學變焦差不了多少4.高畫質入門鏡5.極保值呀!!!6.脫手容易光圈雖僅3.5~4.5 但以新手來說你要學的不僅是淺景深的問題還有更多構圖與攝影技巧若單純以淺景深來說未來直上35F18定焦鏡即可更容易拍出淺景深人像效果若你能善用1680Z利用80端焦段同樣可拍出淺景深在首次購入單眼時1680Z確實是最實用CP值高的選擇況且一次到位將來也不需在脫手換鏡所以我也是建議開版大購入A33+(二手小蔡)即使超過一點預算也是值得的!至於18-250我也推~主推是他的便利性但這時不免要樓主自己反思過去拿一般DC時的焦段是否夠用若您過去拿DC對於主流5倍變焦覺得OK其實 80端~250端一般來說實用性不高(依個人不同)個人認為最好的新手搭配是:A33單機身----------->19980原電一顆------------->17008G CLASS 10-------->1000(正負100塊)小蔡(新品)----------->24980小蔡(二手過保故)---->18000~19000 (但要注意有無1.入塵 2.垂頭 3.移焦)35mmf18(新品)----->698070-300mm---------->7980(好像)未來有需要再依狀況買電子防潮箱----------->2000內(30~56L) 不能省呀!!!必買弒鏡筆+吹球這些小東西幾百塊而已就不贅述了B+W 62mm MRC UV保護鏡(好像13XX買的到) 小蔡用<說來說去還是勸敗小蔡呀> -----------------------------------------------------------以上若因預算問題建議先將a33機身+小蔡入手即可其他再慢慢分批補足這樣預算也不會超過太多4萬內絕對可以搞定!但切記找二手鏡千萬不能急!(說來說去還是破了預算)不過進入單眼世界就不要想省錢但至少 要打獵也要先有把槍+子彈吧!若您真的非常在意預算!100%良心建議購入KID鏡組(不過2手KID即使全新二手價也不高喔)另外購買小蔡還有個最大優點(又回到小蔡)如果你用了覺得真的感覺不值得馬上上網po文賣掉~至少可以賣21000(以上) 虧不多~真的然後拿賣出的錢去換購18-250 以18-250跟小蔡來說 小蔡可算是sony二手鏡超搶手的玩意兒重點是比18-250保值!進可攻退可守! 何樂而不為?但若您要找二手小蔡真的要等因為一般保存良好在合理售價內幾乎很快就賣掉了小弟光找1680z就找了1.5個月...前陣子本來要跟01網友買只用7個月的小蔡豈知臨時有狀況預算不夠隔半個月後資金問題解決 剛好又遇到01大大在賣雖然是過保 但鏡頭這東西大家都非常細心照顧倒也無彷不像其他3c產品 使用狀況很難定義...以上給您建議小弟也是新手啦"不要讓過多的預算問題澆息了您的攝影魂"錢雖再賺就有 但也不要超過太多預算盡可能避免"購入--->脫手--->購入"的迷思就算虧的少 你還是虧 如果您不在意的話先想想你未來會購入的所有物品再依現實面分批購買慢慢到位才是最佳組合最後...01傳統...快去買吧~(無限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