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桌燈環境
1. 對焦的能力比想像中的弱很多
就算拍很亮的LCD螢幕的字,也是一直迷焦 (sigma 17-70 F2.8-4 OS HSM)
等白天再來對比一下
2. 多框ISO真的很強,多框後的ISO 3200很純淨,多框6400也能接受,但若不開多框,1600就是我忍耐的極限了(色雜訊很多,像是小DC高iso的表現)
3. 錄影部分,為了怕kit鏡的對焦聲太明顯,對焦太慢,特別買一支sigma 17-70 F2.8-4 OS HSM
不知道是HSM太爛還是A33對焦不強
錄影也是很容易迷焦 (這點更新為可能是sigma晶片問題)
再者,就算是HSM,也是一直把對焦馬達聲錄進去,雖然是小小聲的,但是就是跟DV是不一樣的
4. 電子觀景窗,室內的確雜訊多,沒有爽度,只能說堪用要習慣
但是因為live view太好用了,我幾乎把它當作大DC在拍,根本不需要眼睛硬湊上去的動作
當然,戶外大太陽應該還是得用觀景窗了吧,明天測試戶外LCD表現
5. 機身質感,按鈕感覺,跟canon很不同,不能說誰比較好,但快門按鈕就是按起來不爽
像電動玩具搖桿的按鈕質感
A33的第二段按下的質感,像canon半按快門的質感
6. 前方食指轉盤的位置不佳,手指已經很擠了(小指沒位置)
要操作轉盤的時候有兩種方案
a. 食指從快門移下去按:卡到自己的中指,動作辛苦(因為中指要幫忙負重,手用力下,那個角度食指很不順),而且要回來按快門也不順,影響到拍照的流暢感
b. 中指往上移動來轉轉盤:更不行,中指負責很大部分的機身負重,一移開,相機就快拿不住
那個轉盤很常用,卻變成非得雙手持機時,用左手來負重,才能順利的轉動轉盤
7. 在意高ISO表現的,強烈建議買A55或者等待A77,A33真的還好而已,總不能每次都用多框ISO吧,這樣一顆電池拍不了幾張,每次拍一張,都要六倍以上的時間,例如1/15秒的快門,大概會一秒拍完,然後3秒處理,要花4~5秒拍一張,這樣快速連拍6 FPS也沒有意義了,Sony的定價真的有夠雞歪的(聰明,5000物有所值,看買家自己的選擇)
8. 副廠電池會有接觸不良的問題,把電池往內推才會過電,廠牌 (台製ROWA-JAPAN),牌價800
目前還在重新評估買A33當初的考量點,跟實際的狀況,是否值得
目前用起來不太像canon的對焦流暢感,有點DC的fu
明天再來測試連拍的 buffer問題,和錄影的過熱問題
=====================
9/23更新
當初在店家買sigma for sony鏡頭
18-250無法對焦,狂拉風箱
17-70 OS HSM測試好像ok,沒想太多就帶走了
晚上測試發現很有問題,想說對焦怎麼這麼鳥
明天會聯絡恆伸處理
唉...........
店家好像都不知道這個訊息
http://www.sigma-photo.co.jp/news/info_100910.htm
還好恆伸的保固中有包括晶片免費升級
http://www.sigma.net.tw/index-8.htm
白芝 C6 , HD tune測試寫入約15MB/s
1. RAW每張 14560KB
7張卡彈,快不到一秒後可操作,拍攝順暢
多等1秒,多拍1張
ex. 卡彈後等五秒:可連拍5張,等7秒,可連拍7張
以正常使用來說,非常夠用,順暢
2. JPEG每張約4.5M~5.5M
連拍16張卡彈,不到0.5秒可立刻拍下一張
等一秒,可再拍約5~6張
(一秒後其實清出約15MB,但是拍攝時間又會給他0.多秒的空檔繼續清,所以實際可以拍到5~6張)
基本上我覺得軔體能力很強
不會浪費讓和寫入的時間,和操作上完全不互卡
以JPEG來說,根本不用擔心卡彈,不按著不放,而是暴力點放連拍,非常順暢
至於錄影的部份,根本不用擔心
17Mb/s => 17x 60 / 8 = 127.5MB / min
每秒寫入可以達到2~3MB的卡,就可以完全滿足了
3, 正常模式的 6 FPS
JPEG連拍 26張後卡彈
但不到0.5秒可立刻又拍3張
執行完測試有個後遺症.......覺得 6 FPS 好慢喔....


天啊,我怎麼回去用canon的另外一台.....3.x FPS......
由奢入儉難啊.....
Sigma 鏡頭會在盒裝上印有
A55/33 compatible的字樣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0/09/13/sony-a33-a55-sigma/
不知道這顆
SIGMA 17-50mm F2.8 EX DC OS HSM
是不是用A55啊
想買單機配這顆鏡頭
rokorec31 wrote:
Sigma真的很扯,其它家都不會出這種包,唯讀Sigma
未來出新相機,以前過保的Sigma鏡也沒辦法用
這樣以後Sigma鏡頭一定要買公司貨,水貨換個晶片還要多收那麼多檢測
我不太贊同你的說法
鏡頭出這麼久了
相機昨天才剛開賣
人家願意更新軔體就ok啦
至於水貨,你買的時候,台灣恆伸有賺你一毛錢嗎?
沒有,憑什麼要免費幫你服務??
日本sigma原廠有提供免費服務啊,願意買水貨,就要自己承擔
唯一我不滿的就是,應該今天之前的一陣子,sigma就知道必須更換晶片或升級軔體
但是卻沒有主動跟自己的經銷商通知和回收鏡頭回去更新
他這麼做,其實一點也不難,一次可處理一批鏡頭
但現在,消費者卻得各自再花一趟的運費或交通和時間,自己單獨去作更新的動作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