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導恰恰 wrote:
大概瞭解了感謝!!
但24FPS依然好迷人啊...
你如果不轉成底片,每秒24格是沒有意義的,我倒是介意p跟i的問題,那會影響畫面的完整,特別是輸出靜照。
很多人都追求無謂的電影感,加letterbox,寬螢幕,用轉接MINI35鏡頭,加顆粒,調格速...
事實上一部偉大的作品跟你是不是寬螢幕,有沒有每秒24格毫無關係,攝影器材只是占電影的一小部分,
遠不及明星的片酬,美術的場設以及後製的特效,就像阿凡達的3D攝影機,造價一千四百萬美金,
跟他整部片五億的預算相比,根本是冰山一角,而導演除了在3D效果外,最著重的部分是CG以及創意發想,
所以與其浪費精神在無謂的格式上面,還不如去專研如何在有效的資源裡創造最大的附加價值,
簡單講如何用幾千塊的預算,做出破百萬的故事性或是視覺效果...
I support the domestic film industry,but who would support me?(Google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