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半透明反光鏡」Sony單眼LiveView及錄影的技術再突破

覺得光學觀景窗消失對傳統單眼使用者而言很可惜
除非電子觀景窗的更新頻率能跟光學觀景窗直接看東西的速度差不多
不然拍運動比較容易錯過瞬間

之前canon也有LV的專利在做
基本上單眼架構完全跟現在單眼一模一樣
主要是主反光鏡跟副反光鏡在位置上的改變來達成
http://www.photographybay.com/2009/02/11/faster-autofocus-for-canon-eos-dslr-live-view-mode/
我覺得這個設計蠻聰明的
平常的架構跟設計都一模一樣
只有在要用LV或錄影時
想辦法把主反光鏡的角度反過來
副反光鏡也退開
讓薄膜鏡片也能直接讓光線穿透給主Cmos
而薄魔鏡也能反射光線給對焦模組
同時光學觀景窗不能使用
在LV時不能用光學觀景窗很OK..
但是要用光學觀景窗就不能用LV

這個方案能保持五稜鏡也能在LV使用像位差對焦
所以錄影時也能像位差對焦
只是目前看來是一直沒有設計出這樣的機身出來


Despair0509 wrote:
之前canon也有LV的專利在做
基本上單眼架構完全跟現在單眼一模一樣
主要是主反光鏡跟副反光鏡在位置上的改變來達成


這個設計感覺確實更讚,那就看Canon什麼時候端出來,
小弟應該會義無反顧的投誠。

Despair0509 wrote:
除非電子觀景窗的更新頻率能跟光學觀景窗直接看東西的速度差不多
不然拍運動比較容易錯過瞬間

這個科技已經很純熟不會有這個問題。

因為 LCD已經到 240HZ 人眼已經無法察覺那個變化
可愛小熊 wrote:
這個科技已經很純熟不...(恕刪)


那sony如果把這個專利實作出來..
應該也會用上最好的電子觀景窗吧

其實我之前也在想
LCD上看到的影像反而更貼近實際上拍出來的照片
有時候反而覺得看LCD取景會更實際點
只是目前用a350的LCD取景還是比較容易錯過瞬間

電子式的取景有100%的視野率跟足夠的細節明亮度
其實變成未來單眼取景的趨勢與方式也是可能的
因為當初為了取景與拍出來的都是同樣的一個景
在數位時代已經可以很容易達到了

單眼傳統架構的優勢主要就是像位差對焦了
如果始終都可以沒被對比式追上
感覺對比式對焦 松下會一直很努力想要讓他超越像位差

而Sony的單眼會一直堅持像位差
我總覺得是Minolta的精神
第一台普及化的AF DSLR的時代..Minolta
電子觀景窗的影像是比不上光學的,就算半透明的反光鏡透過電路轉換還是會Delay,還是比較贊成像A350的模式要LV用螢幕,不用LV還是用光學,畢竟拍照差那一點時間是差很多的,除非SONY真的要跟C,N區隔市場,但相信跳家的人會更多
如果SONY吧電子式觀景窗做的比EP2還好的話,我想我還是可以接受~

AlexHsu wrote:
Sony於2009/08/05日在美國送審的專利案件,於2010/02/25通過並公告


真的不得不佩服SONY,從申請專利到量產差不多只花一年的時間。

由A33、A55實機測試的情形看來,SONY大致上是克服這項專利的缺點

至於即將端出的A77能更進步到什麼程度?真是令人期待!
白米超人 wrote:
真的不得不佩服SON...(恕刪)

原PO文的A大也確實令人佩服~
看圖說故事能力一流,而且分析的非常準確~

個人認為SONY應該是以產品為導向而研發出這次的專利,所以專利申請到產品上市的時間才會這麼的短~

專利申請的好,同時又能把a33/a55價格壓這麼低

反觀NIKON跟CANON如果到時候要買SONY的專利來出新機

到時候價格一定會比SONY同等級的還要貴上不少,到時候SONY的機身又更有價格優勢

SONY真是好樣的,這樣連日後市場結果也能在獲一次利
白米超人 wrote:
真的不得不佩服SON...(恕刪)

申請專利與上市時間原本就不一定呀,常看這些東西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吧?
最近發表的增距鏡也是幾個月前的專利申請,現在也發表了,這絕對不可能是因為鏡頭幾個月就做出來的關係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