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550 機身廣角移焦災情 簽到統計及測試

jackiechen1121 wrote:
阿!!!!!!!!!...(恕刪)


你的焦點的確有點後移

不過程度還不算嚴重

因為""Focus here""及 ""This text should be perfectly in focus""

都還算清楚(我的在調整前是完全模糊的)

建議:如果你拍出照片還好的話,不用送回調整

因為調整後並不一定百分之百合焦,還是有可能差一點
剛剛測試一下,發現狀況和樓主的不大相同,我有兩個鏡頭,一個是DT18-55,一個是騰龍10-24,測試的結果,DT18-55似乎沒問題,但是騰龍那個就蠻慘的,難怪老是覺得掛上t10-24對焦不大準,請問該怎麼辦呢?

以下是DT 18-55的情形(有準嗎?)

DT 18-55 55焦段


DT 18-55 18焦段


以下是T 10-24的情形(很慘)

T 10-24 24焦段 / 自動對焦


T 10-24 24焦段 / 手動對焦(當做和上一張的對比)


T 10-24 10焦段 / 自動對焦


請問,這樣子到底該怎麼辦?鏡頭回店?還是相機的問題?
ddhhddhh2 wrote:
剛剛測試一下,發現狀...(恕刪)


由你的圖可知

你測試的兩支鏡頭不論廣角及望遠端都有輕微後移焦

但""Focus""的字,仍在合焦範圍內

至於騰龍10焦段的圖片整體不清晰,應該不是沒合到焦問題

感覺是過曝,或是放大倍率問題

至少focus及旁邊兩行字還可以辨認

所以,如果你平日拍的照片檢視過都還OK

建議不用調,拍照光圈不要全開,縮個一格或以上會更好



原來如此,嗯,平常拍照的話,1855的狀況都還蠻讓我放心的,t1024則有時候就要多拍幾張,不過,反正t1024通常我都拿來擺在腳架上拍,多使用MF方式對焦,也許這點不用過於擔心吧~

10端的測試圖確實有點糊,畢竟10端實在太廣嚕,看起來變成小小一塊了,謝謝你喔。
測試一下鏡頭
可以幫忙看一下是否有移焦?
1. sony 16-80 z 廣角端:


2. sigma 17-70:廣角端:


3.sigma 17-70:望遠端端:

ako wrote:
測試一下鏡頭可以幫忙...(恕刪)


看起來沒有移焦
小弟是用a350,因我知a350對焦能力比較弱,要它在16端拿中間
那條黑線對焦,而且還是斜面,覺得太為難a350了,所以我小改了一下,
先挖掉中間那一塊,在中心線位置改立一塊和鏡頭垂直的紙片(我是用
撲克牌-黑桃10),再打光,然後調降1級曝光,原本也會移焦的16~24焦段,
幾乎"回復"正常,50~80則自始正常,所以我覺得小菜在a350上的移焦問題,
可能有一大半是相機對焦能力不足.但不知a550是不是也是這樣.
或者是否可請有a700/850/900的大大們也測一下,看是否移焦問題的比例
會有所不同?
移焦是不管拍攝主體距離遠近,都會移焦
若有移焦時,拍出畫面預期該清楚的位置都會是糊的
這時候回廠調整是可以解決的

對α系統來說,比較常見的對焦狀況不是移焦,而是廣角焦段時跑焦
拍攝主體距離約2.5m左右或佔畫面比例較小時,容易對焦到無窮遠處
若距離拍攝主體夠近,讓主體站畫面一定比例之後,就幾乎都能準焦
所以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廣角端對焦精度不佳,或者該說合焦容許範圍太大?
這就不是回廠可以改善的了

不知樓主的狀況是哪一種?

針對α機身的對焦特性,已經有許多討論
我目前用的是D7D,可能跟新機有些差異
當初為了拍團體照,人物稍微模糊但背景很清楚的問題也爬了不少文
不知道使用α550的LV取景時,對焦精度會不會好一些?
看SONY接手MINOLTA之後的機身發展,相信α550的對焦系統還是相同架構
因為實際對焦點比對焦屏標示的面積還大,可能同一個對焦點,會有好幾種合焦結果,尤其是中央對焦點
這是對焦模組設計的先天限制,在SONY真正全面更新α機身的對焦系統之前
使用一些小技巧來確保拍攝結果,確實是有必要的

此外aps機身使用的鏡頭大多16~18mm起跳,這種焦段在以前底片機上已屬超廣角
而這種短焦鏡頭景深較深,大約3m左右以外的距離就屬泛焦的範圍了
所以當拍攝主體在距離2~3m的地方用廣角端拍攝,因為機身容許範圍大
常常直接判定在泛焦範圍而推到無窮遠去
這是從D7D開始就有的問題,到了α700還是有相同的狀況

另外,使用廣角鏡頭時,即使以D7D跟α700等級相對較大的五菱鏡觀景窗,配上裂像對焦屏也難以手動對焦
因為透過觀景窗看到的物體真的太小了,或許是個人年紀漸長開始老眼昏花
但若是觀景窗更小的5系列,就更難了
這一點大概要用FF機身的觀景窗或LV才有辦法改善

所以現在我用廣角端拍團體照,光圈至少都縮到F16
除了要讓每個人都在景深範圍內,更主要的用意還是用較深的景深來彌補對焦系統的不可靠
若使用變焦鏡,可以先用望遠端對好焦,再切換至手動對焦,然後轉回廣角端拍攝
這時α7~9系列的AF/MF切換鈕就很好用
但有些鏡頭廣角端與望遠端焦點不同或你用的是定焦鏡,就無法使用這一招
此外注意鏡頭上的對焦表尺,如果出現太離譜的合焦距離,就重新對焦吧
看來我的A500也不能倖免!
難怪一直覺得照出來的照片有種模糊感,清晰度不佳~
還好今天無聊來逛mobile01有逛到這一篇,不然就不知道要送去調整了!


18-55 kit的18mm端-自動對焦


18-55 kit的18mm端-手動對焦

18mm端真的偏的很明顯,不過55mm端又很清楚有對到焦,真是神奇,為什麼啊?
還好另一顆50mm1.8只有稍為往後偏一點而已~

維修資訊:
http://service.sony.com.tw/repair_spot_addr09.asp
minway190 wrote:

移焦是不管拍攝主體距離遠近,都會移焦
若有移焦時,拍出畫面預期該清楚的位置都會是糊的
這時候回廠調整是可以解決的

對α系統來說,比較常見的對焦狀況不是移焦,而是廣角焦段時跑焦
拍攝主體距離約2.5m左右或佔畫面比例較小時,容易對焦到無窮遠處
若距離拍攝主體夠近,讓主體站畫面一定比例之後,就幾乎都能準焦
所以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廣角端對焦精度不佳,或者該說合焦容許範圍太大?
這就不是回廠可以改善的了

跑焦回廠校正可以有效改善
除非新宇沒有做好該做的校正

minway190 wrote:
不知樓主的狀況是哪一種?

針對α機身的對焦特性,已經有許多討論
我目前用的是D7D,可能跟新機有些差異
當初為了拍團體照,人物稍微模糊但背景很清楚的問題也爬了不少文
不知道使用α550的LV取景時,對焦精度會不會好一些?
看SONY接手MINOLTA之後的機身發展,相信α550的對焦系統還是相同架構
因為實際對焦點比對焦屏標示的面積還大,可能同一個對焦點,會有好幾種合焦結果,尤其是中央對焦點
這是對焦模組設計的先天限制,在SONY真正全面更新α機身的對焦系統之前
使用一些小技巧來確保拍攝結果,確實是有必要的

此外aps機身使用的鏡頭大多16~18mm起跳,這種焦段在以前底片機上已屬超廣角
而這種短焦鏡頭景深較深,大約3m左右以外的距離就屬泛焦的範圍了
所以當拍攝主體在距離2~3m的地方用廣角端拍攝,因為機身容許範圍大
常常直接判定在泛焦範圍而推到無窮遠去
這是從D7D開始就有的問題,到了α700還是有相同的狀況orz

另外,使用廣角鏡頭時,即使以D7D跟α700等級相對較大的五菱鏡觀景窗,配上裂像對焦屏也難以手動對焦
因為透過觀景窗看到的物體真的太小了,或許是個人年紀漸長開始老眼昏花無奈
但若是觀景窗更小的5系列,就更難了
這一點大概要用FF機身的觀景窗或LV才有辦法改善

所以現在我用廣角端拍團體照,光圈至少都縮到F16
除了要讓每個人都在景深範圍內,更主要的用意還是用較深的景深來彌補對焦系統的不可靠
若使用變焦鏡,可以先用望遠端對好焦,再切換至手動對焦,然後轉回廣角端拍攝
這時α7~9系列的AF/MF切換鈕就很好用
但有些鏡頭廣角端與望遠端焦點不同或你用的是定焦鏡,就無法使用這一招
此外注意鏡頭上的對焦表尺,如果出現太離譜的合焦距離,就重新對焦吧

看你這樣寫...你沒把D7D送明昌去校正過吧?

A700有相同的狀況是因為出廠時也沒校正好,由此可知品管標準並不嚴......

要容易手動對焦,首先就是要有五菱鏡,觀景窗才會亮
改裂像對焦屏,觀景窗直接變暗,未必能確實補助手動對焦,不然為何各廠幾乎都不提供原廠的裂像對焦屏?

望遠端對好焦在切回廣角,這樣其實不用縮到f16,看完你得文章,能清楚分辨移焦跟跑焦,也知道變焦鏡的正確對焦方法,在網路上實屬難得,只是很可惜沒送機身回去校正過,只能說建議你花點錢送回明昌校正吧,不要因為機器老了覺得在花這個錢不值得,沒有送校正過就變成寫出來說對焦系統誤差容許值不能校正,其實是可以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