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品味非凡 視野更廣』Sony DCS-WX1 簡單分享

kanako0605 wrote:
有做廣角,實際上畫質並不會比較差,還是要看廠商的功力。


不如說是用料的好壞
光學技術.SONY可不差

還有要看機身可以給鏡頭多少空間
如果為了鏡頭解像力而不斷脹大機身體積

那似乎就乾脆做成類單眼好了.不用做輕薄相機了

所以要討論這個得要先從機身大小做變因控制


kanako0605 wrote:
如28mm廣角與35mm比較~用28mm拍攝,取其35mm的視角來跟真實35mm的相比~哪個較好?


實際35mm較好..很簡單.因為這樣裁切已經不是完全使用到CMOS的像素了
而且採用28mm去裁切跟35mm一樣大小的面積
那麼表示35mm站的比較靠近景色.自然清晰度也就大為增加了


kanako0605 wrote:
高ISO部分,SONY的兩台新機採用新的感光元件號稱低雜訊,自然表現要比較好~若是還作的差~還用混嗎?且G9、G10都是舊機了~要比較也拿台G11來比較。且高ISO強不代表畫質好,只能說夜拍雜訊少~日拍的話,潛望式的較差之處就顯現出來了。


那都拿出新款技術來談好了
別家端出的新款感光元件
在同樣大小感光元件同樣像素下..
別家可沒什麼特別贏過的地方

看看現在用自家感光元件的DC還有哪幾家呢 ?
很多廠商都是直接跟SONY購買的


kanako0605 wrote:
我之前看SONY的TX1,35mm四周廣角端變形有些嚴重,FP8的28mm四周變形還比較好,變形是否是畫質一部分?28mm廣角機若是裁切成35mm視角,變形與取其中央畫質,應該都比35mm來的要好。


變型控制當然也是鏡頭的一部分
只不過這部分用同樣機身厚度去談論比較有公平性
畢竟有足夠空間去塞大一點的鏡片.變型控制是會比較好的

但是FP8不是真的比較好呢 ? 還得去看實測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不如說是用料的好壞光...(恕刪)


還說到DSLR-like去了~FP8就算沒有比T系列輕薄,但至少還是算所有DC中輕薄的機種了~它不像T為了輕薄犧牲了電力與廣角,體積略大一些,同時也為了電力,哪種設計好也是見仁見智。在意體積,在意廣角,在意電量...


我主要說的是,畫質部分,廣角相較於無廣角,來的方便,同時,其中心畫質不會與無廣角機相差太多~你提到的還牽扯到畫素與同視角等等~那個不在討論之列。且我說到T的35mm端四周變形竟然比28mm嚴重~先不管體積,因為就算同樣視角的廣角機,每台設計的也都不同~所以體積自然也不同。
結果就是體積較小一點,做35mm與體積略大一些和維持電力做28mm還是不同的~哪個厲害自然看的出來。

我指的新感光技術,並非是指新款感光,而是指SONY採用新式背光式感光技術才有如此效果,這點其他家尚未實現~如果不以背光式來看,SONY還是較差的,而採用背光式,SONY才贏的漂亮~我所指的是當別家也做得到~甚至就像你說的,別家也使用SONY的感光,那差距又回來了~SONY在同樣感光之下,技術還是輸給別家的~所以他只能靠連拍/合成的那個夜拍技術來彌補...

別家有使用SONY的感光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類似的事情在別家也都有過~且SONY提供感光給別家用,不管在DC或DSLR上,它的技術都還是輸人...你只能保佑SONY不提供此背光式感光給別家用~那它可能暫時可以領先一陣子~
kanako0605 wrote:
還說到DSLR-like去了~FP8就算沒有比T系列輕薄


我想你似乎弄錯討論串了
這邊我只有談到WX1/TX1

要談論FP8我們可以到該討論串
如果你想談的話


kanako0605 wrote:
我指的新感光技術,並非是指新款感光,而是指SONY採用新式背光式感光技術才有如此效果,這點其他家尚未實現~如果不以背光式來看,SONY還是較差的,而採用背光式,SONY才贏的漂亮~我所指的是當別家也做得到~甚至就像你說的,別家也使用SONY的感光,那差距又回來了~SONY在同樣感光之下,技術還是輸給別家的~所以他只能靠連拍/合成的那個夜拍技術來彌補...


哈哈..在SONY的板上要談這些理論
我想我不用多回自然有人會回的

這邊我就打住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呃,技術討論就另開一串好了,因為肯定很有得爭,
這邊的空間就留給想看WX1的網友囉。

其實各家各有各家的長處嘛,
就看哪一家的長處有打中消費者的錢包罷了,
大家各取所需囉
yuxian wrote:
我想你似乎弄錯討論串...(恕刪)


我只是舉例罷了~由於提到廣角與大光圈畫質變差問題,目前有出淺望式機種的有好幾家,其中有做廣角的才兩家,所以以FP8當舉例。

OK~就此打住。造成困擾不好意思。
kanako0605 wrote:
你提倡廣角與大光圈畫質差,所以T不做~真的是如此嗎?


T做輕薄..所以不做
簡單而言是這樣
除非T要捨棄輕薄..才會做

另外廣角本身T就有了..35mm即是廣角
超廣角會不會影響畫質..
之前Canon的訪談已經有談論到
說得十分含蓄..但意思就是會

這樣子應該比我說法更有公信力了吧

"Question : You don't offer a real wide angle in your series. One manufacturer, originally into electronics, offers and promotes wide angle. Many users request it too. Why didn't Canon equip the PowerShot series standard with wide angle?

Answer : It has to do with image quality. We have a long tradition concerning optics. And it is vital that light beams fall straight onto the sensor. We don't want to compromise; not on the field of optics either. We want to equip a camera with a lens that works perfectly.
"

文章來源

P.S. 用到 real wide angle 這種說法肯定這記者不太曉得廣角以及超廣角的定義為何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T做輕薄..所以不做
簡單而言是這樣
除非T要捨棄輕薄..才會做

另外廣角本身T就有了..35mm即是廣角
超廣角會不會影響畫質..
之前Canon的訪談已經有談論到
說得十分含蓄..但意思就是會

這樣子應該比我說法更有公信力了吧


我當然知道T是為了輕薄捨棄了更廣角與電力~取向不同~

Canon的講法我覺得只是一個官方說法罷了~就如同變焦鏡與定焦鏡,誰都知道定焦鏡畫質好於變焦~但事實卻有可能相左。

SONY與Canon的新機有些也有做到24mm~28mm的廣角~那這樣說來他們也是犧牲畫質去做了~還是說他們克服了?你提到旅遊鏡的舉例~證明說為了便利性,犧牲了畫質~應該是指說綜合短焦與長焦的鏡頭有其方便性,但是畫質不若一般焦段的鏡頭要好,這跟廣角其實沒多大關係~

我會提到如廣角28mm與35mm,也是主要說28mm也可以使用非廣角端拍攝~或是說28mm的中心就如同35mm般,但是其餘的部份就是比起35mm來說多獲得的成像~縱使比較差了點甚至變形~其實都比沒有要來的好~非超廣角與有超廣角,都是最廣角端的畫質縱使有差異,但只要不要差太多,那就夠了。

大光圈的話,DSLR有些大光圈鏡頭畫質也是很好~所以都要看用料設計~不是單看規格就可認定。
kanako0605 wrote:
Canon的講法我覺得只是一個官方說法罷了~就如同變焦鏡與定焦鏡,誰都知道定焦鏡畫質好於變焦~但事實卻有可能相左。


相左的可能性就是在不同的基準下比較的
如同手機的定焦鏡頭就非常的差

如果採用同樣鏡片跟鍍膜以同樣品質產生的等級一樣的鏡頭
定焦還是贏過變焦的清晰度

至於Canon的是不是官方說法我們可以持保留態度
這種不得而知

但畢竟內容還是主要講到超廣角有影響畫質的說法
有一定的公信力可言

kanako0605 wrote:
大光圈的話,DSLR有些大光圈鏡頭畫質也是很好~所以都要看用料設計~不是單看規格就可認定。

同樣
往往最佳畫質並非在最大光圈
^^
相信這個是使用過的人都清楚的事情
最大光圈並非達到最佳畫質

而是要縮上光圈的銳利度才會上升

kanako0605 wrote:
SONY與Canon的新機有些也有做到24mm~28mm的廣角~那這樣說來他們也是犧牲畫質去做了~還是說他們克服了?你提到旅遊鏡的舉例~證明說為了便利性,犧牲了畫質~應該是指說綜合短焦與長焦的鏡頭有其方便性,但是畫質不若一般焦段的鏡頭要好,這跟廣角其實沒多大關係~


以光學鏡片的技術而言..並不會有太大差異的
不過由於感光元件跟影像晶片的進步幅度很大..
所以可以忍受鏡頭的素質降低

也就是說由於感光元件跟影像晶片技術增進.讓影像品質上升很多
所以鏡頭可以朝向降低一點素質但實用性更高的焦段邁進
而這降低幅度不如感光元件跟影像晶片的上升幅度

所以消費者根本不會察覺素質降低....
反而覺得畫質提升........

但是相機廠商的賣相更好
也就是此一時彼一時..在談論的那個時間雖然光學技術成熟
但是晶片技術還在努力...
所以不敢降低鏡頭素質來做實用焦段...
但等到晶片技術一成熟...就可以降低鏡頭素質
可是卻因為晶片技術成長太大.所以無法看出鏡頭素質已經降低

這就跟當初高像素等同於高畫質的迷思一樣
爭論的討論串都還在..可是當消費者都理解這一點後
也不可能回到低像素的年代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kanako0605 wrote:
在意體積,在意廣角,在意電量...(恕刪)


如果說相機輕薄只能拍不到200張,我寧願厚重一些塞兩顆電池也好
之前一台舊的DC拍一下就快沒電真是暈倒

潛出水面 wrote:
如果說相機輕薄只能拍不到200張,我寧願厚重一些塞兩顆電池也好
之前一台舊的DC拍一下就快沒電真是暈倒


其實各有市場
而SONY TX1/WX1幾乎快要通吃了

要電力廣角還是大光圈..WX1都有

要輕薄時尚.但夜拍又好..TX1有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