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參考一下囉~
如何判斷『感光元件 CCD/CMOS』已經入塵
1-1需將相機與鏡頭做相關設定:
機身
曝光模式:M Mode
快門:2-3 秒
光圈:F22 (Minimum Aperture)
或是 (兩者皆可,我個人喜好用M mode)
曝光模式:光圈先決
光圈:F22 (Minimum Aperture)
快門:由機身決定
ISO:200 (Minimum Setting)
對焦模式(C,S,M):選『M』手動
鏡頭
變焦鏡:選擇焦段最長 ex:N24-70 mm (轉至70 mm),對焦無限遠(infinity)(室內)
鏡頭變焦模式(M/A,M):選『M』(手動對焦)
對焦方式:
1.如果室內(白紙或單一淺色系牆):對焦無限遠
2.如是室外(天空):最短攝影距離
1-2尋找落塵相關位置
最好找全白的牆壁,淺色系亦可,但全白反差大,更可凸顯,落塵相關位置
然後拿起相機,面對牆壁拍攝兩張(一張:由左至右(或右至左);一張由上至下(或下至上),基本上這兩張照片就可以判斷『入塵點的位置』
將拍攝照片存放置電腦,用螢幕觀看,不要用相機的LCD看,因為相機LCD解析度不高且相機LCD螢幕尺寸太小,較難發現入塵點。
感光元件(CCD/CMOS)的成像,是『左右不變,上下顛倒』的
所以當看到塵點在右上方,那在感光元件上對應的位置就是在右下方。
為何要做機身與鏡頭設定,那是因為如果選『自動對焦』因為需要拍攝同一色系(ex:白色)會有迷焦的問題,室內焦段最長或無限遠才可卻確保對焦點至少在牆壁之後。
除塵篇:
若經過上段文中發現相機的感光元件入塵,介紹幾種方式除塵,
先從傷害性最小的開始,若是無法清除才轉至下面方法。
2-1機身本身的除塵功能
目前的DSLR慢慢都將除塵功能加入,當然這一方面O系家族真的在這方面是很驕傲的,先進的超音波除塵功能,讓一般性的灰塵,毛屑輕易除去,但可怕的是沾到油性的灰塵,那不論是哪台機種,抖到音爆還是抖不掉。
首先,先瞭解手上的相機是否有『除塵功能
照著步驟1-1,1-2做,除塵前後各照的兩張就可比較出除塵的效果
機身除塵功能,這方式是最簡單,但效果也是最差的,一般的灰塵還不一定都清的乾淨,更何況帶有油性的灰塵
這招不行,當然換下一招。
2-2 吹球
將鏡頭移除,反光板打開,一手拿機身,鏡頭方向朝下,
選擇一顆,不會入塵的吹球,往感光元件,先輕輕吹一下,個人試過,一般的灰塵是有機會吹出來,這邊要注意的是,感光元件朝下,目的讓灰塵掉入地面,吹球力道也不要太大,避免灰塵進入其他區域,吹球的部分,注意橡膠有沒有老化,不然也可能會吹出橡膠粉末
吹球的效果比機身還好,但也可有機會將灰塵吹到感光元件
但是…效果還是有限,對於油性灰塵已經附著上感光元件還是無法清除
2-3 Dust off 數位相機清潔組
這一個產品,可真是讓我『真正面對清感光元件』的問題~
其實在清感光元件前,也評估風險與效用,因此先以『非接觸性』的方式作清除,相信一般人也是如此作法,因此剛開始照說明書使用,照將裝置裝上但是吸力效果似乎不是這麼好,還是無法吸出之前的塵點,灰塵還是沒清除。
這時想說之前有用『吹球』還是有的吹出稍微效果,那..如果~~~氣壓變強,嘿嘿,灰塵不就有機會掉出,這想法在我腦中盤旋,然後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讓我『真正面對清感光元件』問題,就是將『Dust off.的氣嘴往感光元件噴』~不噴還好,結果…『入塵更加嚴重』~奔淚~
這下可真的不得了,趕快停下,再改換『機身除塵』與『吹球』,但此時入塵幾乎完全沒用。
用『Dust Off』往裡面吹產生入塵更加嚴重的問題,其實仔細想想,如果往裡追,強力的吹氣,在腔室內造成旋流,把原本落在集塵區的灰塵追散到感光元件上。
但是DUST OFF的吸力有是有限,此時吸頭就只有越接近感光元件,但一不小心還是會碰到感光元件,造成髒污,這也是要非常小心的,若使用後吸不出來,那就千萬不要再試用吹的,分享我的血淚經驗。
這時,夜深了,心情盪到谷底,這時真想把相機拿去給商家清理,但覺得既然玩單眼相機遲早還是要學『如何清潔感光元件(CCD/CMOS)』,擦乾眼淚,明天的太陽還是會出來,路還要走下去~
2-4 PENTAX O-ICK1感光元件清潔果凍筆
接下來用上網收尋評估,找到此物,也幾乎解決造成入塵嚴重的問題。
果凍筆的清潔頭是以『聚氨酯橡膠』為主要原料,當接觸到相機的感光元件前面的低通濾鏡就可以帶走灰塵。而其類似馬蹄形狀也是為了有效清理死角而設計
分享使用的重點
*第一次使用果凍筆,清潔頭先與所附的cleaning sheet貼紙做清潔動作
*對於APSC的感光元件,約略分為九宮格3*3,每壓一次清感光元件都要與所附的貼紙做清潔動作,位置絕對不可重複,否則之前黏在清潔紙上又會再次帶入感光元件中。
*只能用『輕壓』的方式,一次清潔一個位置,
*果凍筆先用濾鏡或保護鏡片來練習的,拉開時會感覺到有『波』一聲
*千萬『不可用推』的方式清潔,很多殘膠問題或刮傷感光元件,通常就是做這個動作
* 清感光元件時,心無雜念,心平氣和
果凍筆_除塵前 (可點出原圖,除塵前可真悽慘~)

果凍筆_除塵後 (幾乎可清除大部分塵埃)

經過清理後,幾乎把塵埃清除至少有九成以上,真是太感動,這支筆與清潔小冊本也可隨身攜帶,蠻方便~但還如果還要更加乾淨,就可考慮用『日蝕水』方式清除,但有一定的風險性,改天若有用過,再分享心得。
網路上還有使用『靜電刷』,『3M膠帶』,『黏土』,還有終極清潔方式使用『日蝕水』與『專用的清潔棒』,但考慮風險性有點高,或許哪天又心血來潮,可以開始可以試試看,網友可以分享使用心得,網路上有這些文章,您可評估風險與價位,若真的不想DIY,最簡單就是花點$$請商家清~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vin1688/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