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小菜也是一樣的情況在保固內送去維修站檢查也說是發霉維修費用一樣是七千多塊可是我並沒有維修主要是因為我鏡頭的狀況還不嚴重大概是整個鏡頭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可是我深信 真的不是我保存不良其他鏡頭一樣這樣保存為什麼就沒事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如果這顆鏡頭沒有問題怎麼會有這麼多消費者有相同的問題我想sony官方要好好正視這個問題並解決這個問題不然真的要呼籲其他s家用戶拒絕購買這顆有問題的鏡頭並希望有人能出來繼續為這個問題做向sony總公司更進一步的動作
40014 wrote:小弟 3859xxx [MIJ]剛滿一年拍完都有放在防潮箱 濕度40.(恕刪) 溼度40不夠低啦~~ 40會發霉的~~不蓋你.. 要20~25才行~ 最好裡面在放一大包矽膠乾燥劑!!防潮箱 要物理除濕才好~~ 而且要轉到底~~最好的是 冷凝片(快速)+物理除濕(可低濕度)~~我本來要買 工業級 最低可到5%溼度的~~一顆鏡頭動輒幾萬, 整個防潮箱鏡頭總價常常都是數十萬, 為啥不多花一點買好一點的防潮箱呢???
這個其實很簡單啊或許"鍍膜脫落"或"脫膠"代表是SONY的製程有問題<-----SONY要負責而"發霉"則是使用者的保管方式有問題<-----SONY不用負責所以為了省事省成本只要長菜花SONY一率都告訴你那叫發霉反正你也找不到證據可以反駁他
tikal09042448 wrote:這個其實很簡單啊或許...(恕刪) 是可以作一些分析!不過,有點麻煩!首先,要先拆掉鏡組下來,接著要分離鏡片,這個部分最麻煩可能要用加熱或有機溶劑來脫離!問題在於個是附著在鏡片上還是鏡片上,鏡片上就得和一般鍍膜分析方式一樣,如果是在膠那邊就要溶掉後在用慮紙過濾!SEM拍些照片,用EDS分析一下成分,應該就有證據可以和SONY談!問題誰要犧牲?如果是自己學校儀器得話,就很簡單有證照就可以自己做,如果是要請貴儀中心技術員做的話,費用就不便宜,萬一是生物體又會被技術員限制!光是拿光學顯微鏡分析不一定夠力,但可以自己清楚這個到底是什麼!
我的16-80從一開使用起就是鏡頭蓋,陪我上山下海多次,尤其是爬雪山、嘉明湖那兩次都是掛在胸前一路淋雨,回家後也沒有擺防潮箱,等多是吹風機吹一吹,所以鏡頭裡早就是雪花片片,心裡早有預感這樣下去這顆鐵定報銷。重點是啥?重點是相機、鏡頭就是要拿來用的!與其關注鏡頭發黴問題,不如把鏡頭經常拿出來拍照,利用像機鏡頭的功能,為我們拍出感動的時刻,這樣才是消費到鏡頭的價值。說實在的,除非你是靠拍照賺錢,要不然拍出來的照片瀏覽時,你真的會在意照片中小小瑕疵?應該是在意拍照當下所記錄的美感、景致吧?回想一下你看到小時候發黃的照片,你會因為發黃而把照片丟棄嗎?不會,你在意的是照片裡所Catch的Moment。我用菜頭是因為希望他的廣角能夠幫我記錄更多的畫面,更多的感動。我不會因為鏡頭貴而鎖在家裡,我會因為貴,所以盡量操這個鏡頭,帶它上山下海,為我服務。至於發黴讓畫面變髒、出現怪影等等,假裝沒看到就是了~等到這顆鏡頭無法再為我工作時,再買一顆就是~真正無價的是照片裡所Catch的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