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hlion wrote:
好像最早放進單眼錄影功能的是CANON 5DII(我說的是專業錄影可用的品質)
越專業的單眼機身或是錄影機,全自動的功能會越少,甚至幾乎沒有
而是會有一大堆按鍵作在機身外可立即操作的手動功能 (恕刪)
我論述的是有如DV一樣對焦速度,清析能力,所以我的文裡面用的是 "強化" 兩字,
其他家在對焦上面的迷焦與中斷程度是不爭事實,這也沒什麼好爭論,這本來就是
天生機內機械構照的問題,半透明反光鏡的特點
當然就如安全帽大大提到,人家底片機時代就可以14連拍了,你77能12連拍算個啥貨
但是我要問的是 "對焦有準嗎?" 這件事,如果一直舉反光鏡,底片一直光速消耗,結果
出來通通丟進垃圾桶,有用嗎 = =!!, 這就跟30年前的金旺50就可以騎出時速40公里
你可以拿來跟噴射引擎的現代化機車比嗎,一台是把手催到人快中風,一個是輕鬆做到,
因為我不懂是不是這樣,所以我是以請教的態度,請教安全帽大大
另外一點是我這個單眼新手一直的疑惑,問了半天也沒確切的人解答我小小的問題,
就是為什麼越專業的單眼機身,全自動的功能就會越少,甚至沒有,然後幾乎通通都
是手動,是因為 "手動" 這件事本身就代表專業,所以機子這樣設計加個全幅就是高階機??
如果感光元件是強大的,畫素,能力都是高階機該具備的,為什麼不可以放進科技元素
進去所謂的高階機裡面??? 因為太方便,太電子化就會讓別人覺得你怎麼用這麼方便的東西
你真是不專業???
這部份我是真的不懂,所以藉此剛好請教各位先進前輩,在我個人智能不足的腦袋裡面很單純
以車子來舉例,你覺得幾十萬的日系的T牌車N牌車或是M牌車等等的智能科技比較先進,還是
雙B車或是四顆輪子為牌子的車呢, 他的引擎性能等等能力一樣是高階車那種頂尖的,加入
高科技元素不是更顯的他的方便與高貴價值嗎???還是中華載卡多那種兩噸半的手牌車,停在
有坡道的地方還要先學會上坡起步才能開的車子才是所謂 "專業"
所以請教各位大大,到底所謂高階機,啥科技功能都空空的不方便的要死,甚至用底片機更是
讓路人覺得你真是高手高手高高手這件事,是被相機廠一直灌輸與導入的誤區,還是真的有
他的理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