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號外! A900 preview出來啦!

frenkychung wrote:
剛剛算了一下~D70...(恕刪)

這樣比有意義嗎....處理的好不好比較重要吧
stevenkc888 wrote:
把心愛的A700賣出...(恕刪)

還好他沒放LV 錄影功能
他只是一台相機
不需要其他功能
只要測光正確 白平衡正確 對焦正確 就好了
其他阿撒不魯的
指示模糊它的價值
麻煩你去買D700或是D90吧!
IN-Design Studio
針對大家提出的高ISO問題~小弟來說句公道話

我想以目前來說,各位看到的都僅能算是DEMO機的表現
說穿了...正式量產機是不是這種表現還說得早了

而且看看A700,剛開始推出也是有銳利度不足的批評
但是SONY很快的推出更新板的韌體解決
現在還有人說A700不銳嗎?除非你用的鏡頭跟不上

小弟認為高ISO表現應該是演算法的問題
這種小事用更新韌體就可以搞定了
A700的Ver 4.0韌體甚至還將高ISO表現又表現得更好了
A700可以這麼做,A900又為何不可?

大家真的是想太多了
蟑螂~~ wrote:
針對大家提出的高ISO問題~小弟來說句公道話

我想以目前來說,各位看到的都僅能算是DEMO機的表現
說穿了...正式量產機是不是這種表現還說得早了

小弟認為高ISO表現應該是演算法的問題
這種小事用更新韌體就可以搞定了

part1
我也來說句公道話
A900表現出來的雜訊抹法已經是在A700上改過好幾代的最新版了
早期的處理方式雜訊更多 (不過我倒是覺得早期雜訊雖多, 但比較自然)
除非把處理器換掉, 否則A900不可能麻雀變鳳凰的

還有, 我去抓A700的RAW用PHOTOSHOP開起來, 發現也是有抹雜訊的
A900能NR OFF,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把NR關掉
我可不想用SONY機身的運算, 寧可用Noiseware等軟體處理, 比機身抹的好多了

part2
不一定是演算法的問題
也可能是CMOS sensor設計上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CMOS的感光效率是比CCD差的
但是可以用很多方法改善CMOS的雜訊
要如何使先天不良的CMOS能追上甚至超越CCD
跟CMOS設計功力有很大關係
所以事情可能並非只是演算法而已
goodversion wrote:


還有一項可以比,...(恕刪)

查了一下官網
上面寫的RAW連續寫入是約12張

D700用無壓縮14bit RAW檔的話是連續寫入17張,無損壓縮14bit RAW是20張
官網沒註明有沒有手把
D3則好像沒有這類的數據

我想24MP這麼高畫素的檔案,靠著雙處理器做到這樣的表現
A900非常厲害了
meridian wrote:
part1
我也來說句公道話
A900表現出來的雜訊抹法已經是在A700上改過好幾代的最新版了
早期的處理方式雜訊更多 (不過我倒是覺得早期雜訊雖多, 但比較自然)
除非把處理器換掉, 否則A900不可能麻雀變鳳凰的

還有, 我去抓A700的RAW用PHOTOSHOP開起來, 發現也是有抹雜訊的
A900能NR OFF,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把NR關掉
我可不想用SONY機身的運算, 寧可用Noiseware等軟體處理, 比機身抹的好多了

part2
不一定是演算法的問題
也可能是CMOS sensor設計上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CMOS的感光效率是比CCD差的
但是可以用很多方法改善CMOS的雜訊
要如何使先天不良的CMOS能追上甚至超越CCD
跟CMOS設計功力有很大關係
所以事情可能並非只是演算法而已



很難說喔~A700的韌體更新達成的效果不知大哥有做過比對嗎?
在沒有變更硬體設計的前提下至少達成銳利度和高iso的表現
當然有可能是A700上面已經更新過很的最新版
但你敢說不會再有更新的韌體版本嗎???技術的提升是很難說的
A700剛推出時誰想到A100居然還會出更新版韌體???
反正這種技術問題交給廠商去解決,我們幹嘛為此傷腦筋?

關於CMOS和CCD的差異,我還是那句話
這種問題交給廠商去解決就好了
將來感光元件技術更進步了當然會有更好的產品面市
說不定有可以不須依賴演算法抹雜訊的超低S/N比的感光元件發表
但那是以後的事了,目前來說演算法還是對雜訊表現有著不可抹滅的影響力
蟑螂~~ wrote:
目前來說演算法還是對雜訊表現有著不可抹滅的影響力...(恕刪)

這是肯定的, 所以才有一堆人說NIKON用CMOS這幾台DSLR雜訊很低
NIKON新的演算法堪稱是所有生產DSLR的廠商最棒的......雖然CMOS的本質還是輸CANON
D3/D700這兩台用的或許還能跟CANON最新FF機種平起平坐
但D300/D90用的就不如CANON 40D, 450D, 當然更是不如50D
不過NIKON的抹雜訊技術卻能讓這四台雜訊看起來比CANON更低

抹雜訊演算法的好壞能差到多少? 大概1 STOP吧 (細節不會明顯損失的情況下)
去看看D90與A700的雜訊差異就很清楚了
這兩台用同一顆CMOS, 但NIKON把它發揮到極致了

但我還會多考慮一個........後製抹雜訊
考慮這點後, CANON依然是雜訊最低的
所以才不得不說CMOS的本質也是一個重點

ASRAAM wrote:
我喜歡它的古典風,三...(恕刪)


我很喜歡a900機身的設計,尤其是那外觀突顯三角菱鏡的表現,整體看來彷彿又重現了米諾達的造型特色(尤其是加上了垂直握把,神韻很像dynax9),另有種對於135機械相機的復古呈現。
DSLR-A900 具備世界最高 2460 萬畫素的超高解像力,藉由強大的雙 BIONZ 影像處理引擎以及高出力無心馬達,以每秒 5 張的速度高速連拍,為您捕捉極緻細節,色彩自然豐富的照片。擁有 35mm 全片幅 Exmar CMOS 感光元件,使用超過 6000 個晶片,在類比/數位轉換的前後施以雙重雜訊抑制,提供純淨的訊號輸出。五菱鏡的突出軍艦部造型,到光滑美麗的鎂合金機身,立下了頂極機身設計的新典範。 更多訊息... 會員價: $89,900


$89,900=口=
SONY 單眼旗艦A900
文包 wrote:
也許您認為我在說大話...(恕刪)



對文包大大這段話十分同意,
如果你的產品品質受限於業主,
那你就別期待你的品質會上升了。

想要有茹絲葵等級的客戶,
你得先端出茹絲葵等級的牛排。
攝影人的份量來自於作品 而不是相機與鏡頭 My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frank_photos/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