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手機HDR不行的可以不用賣了)
而且不同時間季節色溫與光質(空氣品質也有影響)當然也有差異,
有時候後製不過是還原現場光線氛圍,不見得是下重手刻意美化;
2017/12/23 新竹海邊,試光準備,很抱歉不方便提供主畫面
5DS,EF70200 F2.8L2,ISO100,1/400S,F10,168mm,單燈離閃, 03:00PM 17*C

A7R2,85GM,Vari-ND,ISO100,1/100S,F1.4,機頂上副廠閃, 03:35PM

G1XM3,ISO100,1/60S,F5.6,24mm實體,沒什麼X用的內閃, 04:28PM

我知道直接上傳畫質差又色偏(藍),但就我立場這樣也不錯,省點麻煩,
反正一般螢幕也沒校色,可能我看很慘別人正好,反正純討論參考而已,
意思到了就好;
別問我有沒有直出JPG,因為大多習慣都只拍Raw,很多器材拍到報廢
沒存過JPG;這幾張是特別抓出來重新轉檔後製(C1+PS),調整到當時
印象中眼睛看到的樣子,沒特別去調什麼膚色,也從不套用什麼風格檔,
儘可能保持機+鏡拍出來給我的原始感覺,雖不科學但這就是特定機+鏡
在我心目中的"正常表現";是否主觀成分居多!?這我並不否認;但就是
沒感覺到有哪家在color rendering這方面特別有問題,覺得DC稍微
比較難調,是大器材都收了光線條件又最差,匆忙中只剩隨身DC可以用,
就只花了幾分鐘時間拍了差不多20幾張就繼續回程了;回來看看都還算
堪用,沒後悔臨時決定多拍這幾張;
的確,有些機身JPG引擎比較好,有的差一些,大站評測罕漏這一點,
但Real world use不是"公正的"評測,除了鏡頭之外還有個人客製化
的問題;習慣上看畫質是只看Raw,不是動過手腳還破壞性壓縮的JPG!
以前非專業用途的器材,絕不是沒去試過套用機身JPG風格檔,能調的
一定都調,但存進電腦看還是很難挑片,絕大多數還是都只想刪掉,
所以覺得多此一舉是自找麻煩,後來乾脆就都不存了(連小DC也是);
目前惟二有設Raw+JPG的器材,就剩EOS M5以及所有富士機身,小M是
親戚常借用,然後富士幾乎都只拍女王,她常會突發奇想傳照片給親友,
所以都會存JPG小檔+OTG線,出門在外就不會被煩!至於富士JPG引擎+
底片模擬是否比別家好很多?在個人偏見上是比較合自己胃口,準備個
內閃+衛生紙+濾色片差不多夠了,反正女王或是我有特別喜歡的一樣
拉RAW出來微調,其他的就不想浪費時間去計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