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我很瞭解到它的解像很強!
然總是看到的同好大都愛上有「工整」的8、14道光芒認為最好,
而我就想還要有10、12道最理想,
不過,
這是要直接靠光圈葉片10與12個來產生,
實際涉及縮放光圈速度控制會較難搞所以很少見,
又Tokina家用9葉片可得18道,
而工整性也不錯只是又太多了點。
SEL1635Z的海膽星芒就在除有主要的14道外,
還會「不規則」的多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刺出來,
這比Sigma12-24mm/F4.5-5.6II HSM的六把工整大掃把還糟,
然人家它還是可變的,
當在光圈小到F8以後會變成六角工整星芒,
而SEL1635Z就如怪手始終不定大小出現,
尤其拍攝距離很近時就如一把壞掉掃把掃出的狀況。
以下
A7S+M90/F2.0(萊卡八王爺);
手動@ISO800、F2.8、2.5S,
求得的是在用2.5S把那大橋投光,
在前後二色交替變換約二秒時間的景況凝結下來,
而又要有美美星芒:

A7M2+SEL24240@F6.3拍下的星芒幹掉SEL1635Z:


A7M2+Sigma12-24mm/F4.5-5.6II HSM的六道星芒模樣:


A7M2+SEL24240再與太陽對幹模樣:

A7R2+SEL24240/1635Z拍下的特寫星芒比較:

A7R2+SEL24240

A7R2+SEL163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