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蔡頭到底有多神?值得買嗎?

蟑螂~~ wrote:
每個地方的賣價多多少少都有不同吧

香港大陸比台灣便宜
那歐洲那邊比台灣貴很多又怎麼算????

但是也沒看歐洲人說貴到買不下去阿

歐洲車對歐洲人的消費能力而言就像日本車對台灣人的消費能力
所以鏡頭歐洲賣比較貴歐洲人會貴到買不下去嗎?

蟑螂~~ wrote:
再說16-80這個焦段C/N家也都有作類似的產品
廣角變形和邊角失光也不是16-80za的專利
兩家的此焦段鏡頭售價剛推出時也都是20000上下

怎麼就沒看到上面幾位大大也拿出來大批特批一番???

蔡斯鏡頭一般公認平均水準是超過C,M,N,O,P的

現在你說都只要拿C,N當基準比就好.......你要護Sony也很好,只是講點實在點有說服力的內容行不行

如果Carl Zeiss在一般人的心中就跟Canon,Nikon,Minolta,Pentax,Olympus「差不多而以」,那哪會有什麼爭議,蔡斯卓越的光學品質,變形這樣,邊角失光這樣,價格也已經兩萬多了,這很難讓人相信這就是蔡斯的水準....當然啦,如果討論到最的結論就是ZA沒什麼神的,ZA的水準跟C,N,O,P差不多,但是因為有小藍標籤,「虛榮度滿足感大到值得這個價錢」,那我也舉雙手贊成這種結論,畢竟有些虛榮是只有Sony加上Zeiss才能滿足的,縱使是Panasonic加上Leica也比不上
Walt Yu wrote:
蔡斯鏡頭一般公認平均水準是超過C,M,N,O,P的
現在你說都只要拿C,N當基準比就好.......你要護Sony也很好,只是講點實在點有說服力的內容行不行


老大~~~您還沒發現您的矛盾在哪裡嗎?!?!
您又要認定蔡斯一定好!!!!又要認定Sony的蔡斯不可以好!!!!!
可偏偏ZA就是原廠背書~~~他就是蔡斯~~~~~~是不是蔡斯~~是原廠說了算阿~~~!!!!不是您心中的幻覺說的算阿~~!!
Sony一直以來都是蔡斯最主要的合作對象之一~~~蔡斯說ZA是蔡斯就是蔡斯!!!!不是老大您說的算!!!!!
喔~~~這句話偶講了好多便喔.... 嘴巴都累了....

16-80表現已經是水準之上了~~~但是碰到你們這些N重標準的人而言~~作的再好也沒用啦~~!!!
究竟什麼時候你們突然開始會注重起鏡頭實際表現?!?!?開始講究CP值了?!?!?
如果你們會看鏡頭實際表現~~會看價錢合不合理~!~~那第一個你們該稱讚的就是SIGMA啦!!!!!!
18-50macro表現幾乎和17-40L不相上下~~10-20表現也和12-24DX不相上下~~~價錢才人家的一半
變形控制~~解析力~~色散表現皆屬一流!!!!!怎麼從來沒聽您們幾位說過一句好話?!?!?!?

Walt Yu wrote:
如果Carl Zeiss在一般人的心中就跟Canon,Nikon,Minolta,Pentax,Olympus「差不多而以」,那哪會有什麼爭議,蔡斯卓越的光學品質,變形這樣,邊角失光這樣,價格也已經兩萬多了,這很難讓人相信這就是蔡斯的水準....當然啦,如果討論到最的結論就是ZA沒什麼神的,ZA的水準跟C,N,O,P差不多,但是因為有小藍標籤,「虛榮度滿足感大到值得這個價錢」,那我也舉雙手贊成這種結論


老大...................偶看你實在沒有懂~~~再講最後一遍啦



讓您很難相信的所謂Sony的"蔡斯水準"~~~才是現在真正的蔡斯(之一)啦.........

至於您夢中所謂"(真正的)蔡斯水準"........那是老大您心中的幻覺啦.......您連您幻覺的標準都說不出個所以然.....當然現實中不可能有東西可以達到您的標準.......


為什麼.....因為原廠說的才算啦.....原廠以前說它的水準是那樣....那就是那樣~~原廠現在說它的水準是這樣.........就是這樣啦....
因為設計訴求根本全都不一樣阿~~~
設計給135底片使用的鏡頭~~設計給120底片使用的鏡頭~~電影機使用的鏡頭~~135DSLR所使用的鏡頭
~~DC使用的鏡頭~~手機使用的鏡頭.....

請問這些鏡頭~~您要拿什麼樣"真正的蔡斯"標準來交叉比較?!?!沒有嘛........所以說穿了就是幻覺阿......



最後關於虛榮心.......拜託....誰沒有虛榮心?!?!如果您沒有的話~~您何必死守Minolta?!?!?何必把蔡斯給神話!?!?又何必鄙視抹黑Sony?!!事吧.....這一切還不都是虛榮心在作祟.............別再簽托01還SDF還sony fan喔.....也不要再去欺負那些不懂得外行人....那樣只是表示您心虛不敢面對質疑罷了.....
Walt Yu wrote:
「蔡頭神在哪裡」,說實話我看不出來...(恕刪)


您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的不知道啊?!?!??

蔡頭比起一堆其他鏡頭神的地方就是─成色

啥銳利、啥變形控制、啥抗耀光......蔡頭做得到,別家也做得到

蔡頭顏色就是比較濃郁,低照度就是有本是比別人吸多一點色彩

這也是蔡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整張照片的色彩是豐富的
啥可以讓我失去理智? 當我看到〝SONY〞這個字的時候...>0<
RedLeo wrote:
您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的不知道啊?!?!??

蔡頭比起一堆其他鏡頭神的地方就是─成色

啥銳利、啥變形控制、啥抗耀光......蔡頭做得到,別家也做得到

蔡頭顏色就是比較濃郁,低照度就是有本是比別人吸多一點色彩

這也是蔡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整張照片的色彩是豐富的)




數位時代上面這些蔡頭還有優勢嗎?
要多一點色彩軟體調一下就好了,或是機身設定亦可
來個實圖應證說明吧!!!

看是機身初始設定+菜頭多一點色彩?
還是狗頭+PS會多一點色彩?

我就不相信高價買菜頭就是為了"多一點色彩"
不值得
stevenkc888 wrote:
數位時代上面這些蔡頭...(恕刪)


同感...

在底片上, m42的czj頭拍起來就是比minolta 24-105顏色美一點...

也比那顆DT 18-70發色好... 不過這棵的發色還是較mionlta 24-105遜色一點...

以上都是個人的觀感... 可能是我口味特異... XD

不過那個apo-lanthar 125/2.5的發色又比minolta 24-105好一點... 雖然蔡味好像比較對我的胃口...

可能真的在底片的時代, 廠商比較會注意鏡頭的發色吧...

數位的時代中, 軟體的後處理真的很重要呢...

雖然我覺得底片還是有好玩的地方, 但是在analog轉digital是一門學問(以及錢坑)就是了...


xitek上有篇討論是嘗試軟體調出蔡頭的發色,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和PCDVD, DCVIEW, Coolaler, PALMISLIFE上的APPLEKID是同一人喔......
stevenkc888 wrote:
數位時代上面這些蔡頭...(恕刪)



其實不完全 如果你用的機身比較忠於原色

鏡頭會影響到色調

如果單靠機身去調色調 其實怎麼濃的顏色 都沒有蔡味

不過數位鏡頭的顏色沒有舊鏡的coating來的誇張

我看版上在用舊鏡的人 顏色真的超濃的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stevenkc888 wrote:
數位時代上面這些蔡頭...(恕刪)

連後置都拿出來講有什麼意義嗎?

那是不是可以同理可證
canon用戶為了L鏡的顏色,花大錢買L鏡沒意義?
反正照你的邏輯,後置就好了啊
這套用到哪一家高價鏡身上還不是都一樣

你硬要忽略他的強處
然後拿後置來做比較
一點意義都沒有
洗積分洗到被砍光了吧 哈
stevenkc888 wrote:
數位時代上面這些蔡頭...(恕刪)


喜歡JPEG直出

沒那個美國時間調色~

牽扯到後製~那隨便一台DC不就得了

淺景深 SONY T100 機身內建就已經可以做出來了

還愛搞啥銳利、變型 只要你功力夠,弄不出來嗎?

談鏡頭談到後製,我看也別談了

都去學PS好了啦~

淺見~
啥可以讓我失去理智? 當我看到〝SONY〞這個字的時候...>0<
只用過m42的蔡頭…
突然發現…原來我的相機也可以這麼銳呀,
之前只用過KIT和T90...

到底真正蔡頭的味道是什麼?我也很想知道說…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