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a6000, D4S, X-T1, E-M1, GH4 對焦速度大亂鬥

icekaolb wrote:
但依我之前的經驗,我覺得你的做法是在謀殺快門數...(恕刪)


小弟感覺拼性能就不要談技巧,否則說贏了別人也不會服,況且無腦拍法也
大有人在,如國家地理雜誌每拍一個專輯要打掉好幾萬次快門最後從中挑出
100張,只要有美國時間或團隊人力沒什麼不可以
以前在別家吵LiveView,別人用技巧pk所見即得,當時心裡也是很不服

卡彈時間A6000輸就是輸,沒什麼好懷疑的,主持人要用這項判定A6000輸
,心有不服但是尊重,我個人是這樣看法(贏的不是很光彩但就是贏)
這個項目主持人偏袒E-M1也沒什麼,少測了低光性能也算替A6000扳回一城
,互有偏袒互有輸贏,整體講測試還算公平
某些影片用A6000的點對焦PK別人的中央對焦,光那個對焦框大小就讓人發笑
,那才是外行到不行


連拍 10fs 只有第一張能對焦,這種performance 是跟當年 5N一樣
拿跟5N同世代的連拍對焦性能與先進的a6000比,這是不用比了.


而且E-M1僅有第一張對焦,只要後續主體不在焦平面上,後續照片都是廢料,
這時討論會不會清buffer已經毫無意義.

E-M1用家花了39K價格卻只有這樣的表現,我覺得毫無C/P值可言

[Q] : 39K可買甚麼?
[A] : 39K可買一線廠商APSC機皇還找你錢 4000 - 7000 不等
Sony A77ii, Canon 70D, Nikon D7100
這三台隨便畫質,對焦,追焦,機身性能 防塵防滴都可把E-M1巴的死死的
而且 S跟N都 24MP,C 20MP, E-M1才16MP而已.

39K 絕對不該買OLY EM-1.

Mobile01 Care wrote:
連拍 10fs 只有...(恕刪)


E-M1連續對焦仍然有6.5張的水準

拿來用NEX-5n類比實在太不公平

而且對焦速度還是快
老實說談價格、C/P值這種東西根本就是個人主義的表述
會覺得價格比較重要,那是因為台灣人喜歡價格便宜的東西
看看01是誰開的就知道
會覺得C/P值比較重要,起碼還有考慮到機身性能有沒有對得起價格
但仍然失去公正評比一台相機價值的意義,因為沒考慮到背後的成本究竟付出多少
至於殘值?那只是器材控拿來回本的手段而已,根本無參考的必要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老實說談價格、C/P...(恕刪)


恕我失禮的問一句,買東西不比CP值,那你要比甚麼。這太不食人間煙火了吧。
當你要說成本時,你有詳細去分析這四台機型的成本為何?有可靠的資料來源指出誰成本高嗎?
能因此反應他賣的價錢就是合理的嗎?
再說,誰在乎廠商付出多少成本,客戶要的是他能帶來多少好處,價格當然是越便宜越好。不是嗎?
其次是關於器材控的問題,請問一下誰不是?你只買一機一鏡?有好機好鏡,你不想買或換嗎?
而當有好機好鏡時,有人會選擇二手,但要冒一定風險,請問這有何錯?
當然你要買新品不在乎價格,那也是你的自由。但各人的各自選擇應無所謂對錯之分才是。
雖然很多人對於小數點後零點零零幾的數據,討論得不亦樂乎,但我還是要提醒,五台測試相機裡,只有E-M1搭配的不是自家的鏡頭,而是用Panasonic的35-100mm F2.8,非但不覺得主持人有偏袒E-M1,反而更像一開始就把E-M1放在不利的測試基礎上。
O機P鏡或P機O鏡固然可用,但通常未必能讓機身或鏡頭發揮最大效能。雖說Olympus並未推出相同光圈焦段的鏡頭,即使之後要推,也是40-150mm F2.8這類與眾不同的特殊規格,但一般嚴謹的對焦測試,很少不是搭配原廠鏡頭的吧?難道沒有其他各家都有的鏡頭可供測試?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老實說談價格、C/P...(恕刪)


你不在意C/P值, 別人可在意了.

這棟樓很多S家準備換機用戶或要跳進S家的人都在看,所以"分享正確的資訊"是很重要的.
兩位版友私下問我說 A6000到底與m43的無反優勢贏多少,值不值得跳家?
我的回答是
(1)沒有一台m43的畫質,high ISO, 暗部容忍度是A6000 的對手,很多m43機器還是ISO200起跳的(好像E-M1也是)
(2) 投資像E-M1這樣的m43高階機非常不理智,三大廠的APSC機皇隨便選都好
喜歡追焦的 D7100那套N家最頂級Multi-Cam 3500的51點自動對焦系統絕對滿足你,這套系統 和d4s那套一模一樣,而且D7100還比E-M1便宜
(3) 對焦速度A6000非常快,m43要Pana機身+某些Pana的鏡頭才能追平甚至贏過A6000, E-M1加上O家鏡頭也不會比較快,因為Pana鏡頭設計時就輕量化,行程速度快

以上回答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Weilli wrote:
E-M1連續對焦仍然有6.5張的水準

拿來用NEX-5n類比實在太不公平
...(恕刪)


其實講對焦e接環有很多不利點,第一它首創的LiveView技術,並非用最大
光圈對焦,而是設定多大光圈就用多大光圈進行對焦,並不像其它廠牌用最
大光圈對焦按快門時再縮回設定光圈拍照無法即時顯示景深,進光量差很多
技術門檻也更高,再來E環大光圈鏡頭不多,很多是F4起跳,暗部對焦更是
吃虧,Sony能有如此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AVCHD wrote:
其實講對焦e接環有很...(恕刪)


在可對焦EV值範圍內,本來對焦速度就不會差太多,縮光圈反而有利於以較少的光學瑕疵進行分析,避掉那些像散導致的測焦不確實;如果光線已經很暗,user還執意用極小光圈拍照,這時Sony的設計不是聰明反而是笨了.
icekaolb wrote:
恕我失禮的問一句,買東西不比CP值,那你要比甚麼。


為官三世,方知茶味;很多事過了一個境界,才會知道後面還有什麼東西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