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a6000, D4S, X-T1, E-M1, GH4 對焦速度大亂鬥

ssword wrote:
你要追Jodan假動作到上籃, 緩衝就全滿囉
14秒內會慢慢清出空間, 你還是可以拍, 但就是降速....追不到...(恕刪)


你的14秒引自imaging-resource,但E-M1 卡彈後清緩存要13秒
一樣也是卡,都拍不到Jodan到底想幹什麼精采畫面,所以你的卡彈
無用理論也要適用E-M1才是
我想你對連拍還是不夠客觀
1.實務上沒有所謂清緩存時間, buffer滿了只會降速
2.連拍速度是規格上的主菜,連拍時間通常只是詳細說明裡面的配料
3.職業需求除D4S外其它3台通通不及格(你畫了軌跡可以敘述但實際
狀況下按照你的論述Jodan一動你就要壓快門了,1dx/D4S以下相機全都掛)

按照CameraStoreTV的說明,他說E-M1連拍優於A6000,論述主要理由
是A6000緩存時間,個人尊重它的看法,但也請尊重另一種聲音 :
賽車這種場景E-M1選擇10fps的速度會鎖定第一張對焦與曝光進行連拍等於
無用,只能改為非鎖定6.5張模式,與A6000差了近一倍連拍速度,就算勝了
也要心虛才是
當然主持人說誰贏就誰贏,我沒意見,各人認為A6000輸幾項也好,不太想
看Sony停止成長

PS:說明一下imaging-resource的清理buffer時間指的是buffer滿後
能操作選單時間,這中間還是可以持續拍照(但會降速)
AVCHD wrote:
你的14秒引自imaging-resource,但E-M1 卡彈後清緩存要13秒
一樣也是卡,都拍不到Jodan到底想幹什麼精采畫面,所以你的卡彈
無用理論也要適用E-M1才是
我想你對連拍還是不夠客觀
1.實務上沒有所謂清緩存時間, buffer滿了只會降速
2.連拍速度是規格上的主菜,連拍時間通常只是詳細說明裡面的配料
3.職業需求除D4S外其它3台通通不及格(你畫了軌跡可以敘述但實際
狀況下按照你的論述Jodan一動你就要壓快門了)

按照CameraStoreTV的說明,他說E-M1連拍優於A6000,論述主要理由
是A6000緩存時間,個人尊重它的看法,但也請尊重另一種聲音 :
賽車這種場景E-M1選擇10fps的速度會鎖定第一張對焦與曝光進行連拍等於
無用,只能改為非鎖定6.5張模式,與A6000差了近一倍連拍速度,就算勝了
也要心虛才是
當然主持人說誰贏就誰贏,我沒意見,各人認為A6000輸幾項也好,不太想
看Sony停止成長


E-M1拍RAW是連拍50張後卡彈16秒
50張以E-M1的6.5fps連拍速度, 可以拍到8秒(A6000只能拍2秒, 大概拍完Jordan動作就卡彈)
在NBA, 最後一波進攻通常是剩7秒開始發動, 8秒足以用6.5fps速度拍完Jodan到kerr整個進攻流程

A6000的確對焦進步非常多, 對消費者(無論是哪家用戶)都是好事
這段影片主持人說A6000連續對焦小輸而以, 最後A6000的表現仍然是非常好的第二位

影片連續對焦小輸就小輸沒什麼太大關係, 相信日久甚至會有其他影片比較可以驗證A6000超越E-M1
不過在此之前, 以這段影片為根據的話, 連續對焦是E-M1贏了

我想表達的就是如此而已
ssword wrote:
我想表達的就是如此而已...(恕刪)


個人尊重你的看法,素材不同對連拍要求不同,如水滴撞擊地面連拍速度是重點
,對不確定軌跡連拍時間反而是重點



AVCHD wrote:
個人尊重你的看法,素材不同對連拍要求不同,如水滴撞擊地面連拍速度是重點
,對不確定軌跡連拍時間反而是重點


完全同意
無反要對DSLR平反才是,這裡看到的卻是自己吵起來,大家合作點往左岸進擊
,擊垮墮落帝國
ssword wrote:

清出一張的空間, 就只能拍一張
清出兩張的空間, 就只能拍兩張

清buffer速度比不上連拍速度, 不能全速連拍
不行喔
你要追Jodan假動作到上籃, 緩衝就全滿囉
14秒內會慢慢清出空間, 你還是可以拍, 但就是降速....追不到

你錯囉,
清出幾張空間就可以用"最高速"拍幾張。
除非你緩衝滿了還無腦一直按著。

ssword wrote:
但是你說A6000只要有清出一些空間, 就可以全速?(#123)
也就是清buffer時還可以11fps?

連這種基本的狀況都不懂,早已暴露你的程度,
我看你還是別發文給大家笑了。


ssword wrote:
E-M1拍RAW是連拍50張後卡彈16秒
50張以E-M1的6.5fps連拍速度, 可以拍到8秒(A6000只能拍2秒, 大概拍完Jordan動作)
NBA最後一波進攻時間通常是剩7秒開始發動, 8秒足以用6.5fps拍完最後Jodan到kerr整個進攻流程

有經驗的拍攝者通常可以分辨這8秒間有哪些區間比較重要,
在適當的時機放開快門集氣,拿A6000也可以在8秒後還能使用最高速拍。

如果用一路狂打到底的無腦拍法,
就算拿E-M1,8秒後一樣會遇到緩衝滿的問題。

換句話說,
專業攝影者通常會主動控制緩衝空間,
而不是一路狂打到底後才被迫降速。
CUFOX wrote:
有經驗的拍攝者通常可以分辨這8秒間有哪些區間比較重要,
在適當的時機放開快門集氣,拿A6000也可以在8秒後還能使用最高速拍。


是的, 所以Pippen從弧頂傳給底線的Jodan我不拍 XD

正常人都會預期, Jodan拿球那段時間最重要, 因為Jordan是隊中的Go-to Guy
Jodan心臟最大顆, 最常扮演絕殺的角色, 最後一擊一定會碰到球

所以是我的話, 從Jodan開始假動作就會拍, 直到球出手甚至進球握拳為止(相信這部分大家都一樣)
但是沒進的話....? 用經驗判斷就失敗了
趕快繼續拍Rodman連續跳躍搶籃板(關鍵)
最後拍Kerr出手(關鍵)

由於只有七秒攻擊時間, 之中的空檔非常非常少, 以前的裁判在這種時候除非明顯犯規否則不會響哨
瞬息萬變的最後一擊也很難去分辨哪些區間重要(這三個人的區間都重要), 清buffer時間不會太多
這時有足夠的buffer會比較好, 而不是以經驗判斷賭Jordan那個區間持球進攻一定進

這種情形下,
逆轉的最大關鍵功臣會從預期的Jodan變成Rodman和Kerr(當然Jodan吸引包夾也有功勞啦)
沒拍到Rodman和Kerr的關鍵會覺得很可惜

(當然, 更正確的做法....還是乖乖拿D4S啦....)

==========================================
題外話, Weilli兄, 你也被今年的"黑雷"觸動了嗎?
ssword wrote:
由於只有七秒攻擊時間, 之中的空檔非常非常少...(恕刪)


其實A6000也可以選擇6張/秒,它提供3種選項,能打多久我不知道
,應該不會比 E-M1久,光畫素就足以拖垮它了,但應該可以爭取一
點卡彈時間,爭這個沒用,看不起無反的在左邊



ssword wrote:
是的, 所以Pipp...(恕刪)


我在說一下我的見解,不一定對。
但依我之前的經驗,我覺得你的做法是在謀殺快門數。
有經驗的人知道何時該按快門,何時該放快門,節奏分配得宜,是可以降低卡蛋及增加精彩鏡頭的機率。
之前我也是和你一樣的想法,盲目的連拍,最後的結果就是:
殺到令人抓狂的無意義照片及電池電力快速耗盡。
故建議你不要這樣使用連拍,真的想完整記錄整個過程,4K錄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如A7S。
如你真的還是認為要狂按連拍才是對的。
那在財力許可下,請買1DX;D4S或是多買幾台微單交換著拍。
但殺到令人抓狂的無意義照片一事,就不是金錢可以解決的了。

icekaolb wrote:
我在說一下我的見解,...(恕刪)


同意,要看時機使用,
關鍵時刻才連拍,而不是整場連拍
我也不認同盲目連拍會是好做法

但第四節最後一波決勝球,差距1分,時間剩7秒
最關鍵一球決勝負,每個球員都搏命演出
精彩事件連續發生的時候,
連拍50張只為得到"決定性的瞬間",
我會覺得這快門按的,非常值得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