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很喜歡用後製將所有一語帶過,國外可能會用美工或是數位創作來稱謂。差異在哪,修圖,東西沒壞幹嘛修。為何國外喜歡用創作,因為有加入你的思想。相機的包容度本來就不及人眼,以夜幕來臨時算是天空較不那麼亮了,可是與地面算來還是很高的反差,這時候又要雲層又要遠山又要近水,說實在話人眼看得到看得出這些景緻,相機拍不出來。。就後製這麼簡單嗎? 錯,前置時你沒拍好,後面怎麼修也是枉然,前置你沒先將反差做可行性的先縮減一次,後製就麻煩增加好多倍。攝影是美學的延伸,當美學遇到機械瓶頸時,有的會去思考這瓶頸可以突破嗎的問題。。。醬子囉。。。即使相同的圖,我們會去尋找當改變時的感官是怎樣,如此一在地訓練,讓自己的感官能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