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

🤪看見G Master 的威力,凡SONY大小砲鏡皆歡迎分享討論🤪

koishinaba wrote:
樓主不用跟那個人一般...(恕刪)

天哪我竟然有耐心的把直整棟樓圖/砲都看完了...
以後鏡頭一定也會有更變態的,每一顆都好好發揮就好,幹嘛去爭這個沒意義的東西,省省時間去拍照吧...

ponsayboss wrote:
終於爬完整棟樓^^
...(恕刪)

你們每個人都只會像教科書一樣說拍暗調亮…
你怎麼不自己拍一張很暗的鳥照然後100%放大時調亮,看看噪訊能不能接受?
拍鳥越少後製越好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iflash wrote:
你們每個人都只會像教...(恕刪)


你說的是直方圖向右曝光的觀念.
在你質疑別人不了解你說的內容時,你不也是不了解樓主的發言,在三樓就直接倒了一桶冷水在樓主頭上?
不是每個人對攝影的認知在同一個水平上,除了事實外沒必要要求每個人都要有相同的觀念,那與一言堂有何不同?
應該適可而止吧?起爭端了就退一步吧...
ponsayboss wrote:
終於爬完整棟樓^^...(恕刪)

針對 i 大的曝光方式,做個簡單探討…

資訊如圖所示
當採用全域測光導致主體曝光過暗時,所採用方式…
(亦即只要主體曝光正確,非主體曝光過曝或不足也無所謂)
設定方面
採 M 模式 點測光
固定光圈、快門、自動 ISO,調整 EV值決定曝光量:
以達主體正確曝光量 (非全區域曝光量)
這是只針對主體曝光所設定的方式

樓主也是 Nikon 用者,應該對此也沒異議,也應該是很熟悉
一次性拍攝,總比後製拉 EV 好…(正確曝光>>後製)

今天,樓主只是將自己的錢,做他所需要的方式處理
老實講,應該不需要特別去攻擊樓主
就算他在 yang 大的鳥大樓貼了某此事,yang 大似乎也不介意就好…

真正有在玩相機鏡頭的人,老實說都很清楚自己需求什麼
哪天拍不出什麼時,就又換器材,也是很常見之事
i 大,你若要戰,應該另起大樓直接對戰,相信很多人想跟您戰…

我不想護航什麼人,但對 Nikon 使用上有誤解的事物,大家也是可以理性討論…
又不是只有 Sony 才有 CMOS,Panasonic 也是有 CMOS
玩具種類越多、越好玩
至於拍不拍的出好照片,
老實說
summersting姐拿 P1000 就比我 D850 更能數毛了(拍鳥我只是隻小麻雀)
三張背光照,未裁切,樹太高,鳥拍的小隻,不過點開了看,個人覺得有高畫素的A7RIII家持,1:1畫質還不錯。。。。。😀😀





來蓋個樓,傷眼勿怪。1515
活似站上演講席的啄木鳥。🤓🤓🤓🤓






iflash wrote:
你們每個人都只會像...(恕刪)

iflash大...
其實我覺得d500動態範圍相當優異
畢竟是百年大廠
不像sony這麼不堪
拍暗調亮最主要是為了後製時保留亮部細節

例如下圖[我用a7r3,而且不是鳥圖,抱歉]
逆光下以主體測光為主
背景全爆,儘管肉眼看得到背景


iso 800 f5.6 1/13


下面這張是欠曝的

iso 100 f5.6 1/25


raw拉高陰影,降亮部
接近肉眼所見的感覺
你可以點圖放大看
看看畫質躁點有無變差

積極熱愛生命,享受生命

ponsayboss wrote:
iflash大......(恕刪)

假如你真的想要我看的話,可以麻煩你先裁100%然後再給我圖嗎?
因為放大看我覺得很糊,這裡圖床會出現這種問題,麻煩你先避開
認真說的話,平常ISO都要上看2000在用
ISO 100達成最大寬容度來後製
但哪來足夠的快門?
我們往往是調高ISO換速度,這一來一往之下,就必須要曝光精準,後製絕對不是最好的選項
我可以改天給你調高EV的截圖,再給你看看我說的感覺是什麼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iflash wrote:
假如你真的想要我看...(恕刪)

假如設定M模式是為了可以控制光圈快門(也就是固定光圈快門)
那+EV 勢必會拉高ISO
所以我們要選擇欠曝來保留亮部和降低ISO(不是要到0 或許少一點!?)
還是要選擇正確曝光讓亮部爆掉和拉高ISO?
  • 9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