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有人會期待E環的原廠蔡司鏡頭嗎? ZEISS Lesses Team出來講話了

diffusionless wrote:
講白一點,就是假設大體結構相近,通常能修正是有限,特別是很多是相連,像是把最大光圈球差下降,也會連帶繞射像差提早在大光圈就影響。

雖然我沒有到鏡頭廠開鏡頭的經驗,不過是有聽過朋友的經驗談,講白一點,現代消費型的產品只有成本問題而已

現代鏡為了修正一堆大光圈下的像差,連帶讓繞射現象提早來到,加上現代機身畫素越做越高,也是另一個兇手,不過大家都愛大光圈拍,廠商當然也會投其所好,畢竟賣得動才是王道
多拍照,多了解自己的雞絲它的強項在哪裡,這錢才不會白花啊
別以為會有啥神鏡,一隻就可以搞定.......前人就說了,所有像差沒辦法一次全部修正
所以我覺得選順手的鏡頭用就好,畢竟是搞攝影(我層次比較低,我是搞拍照),不是搞鏡頭設計

繼續上映.......號稱是神鏡的DFP
(我覺得邊聊天邊貼些照片比較像攝影論壇)
A7r+DFP 100mm
全部都是F5.6

看解像力
20140907-071042 by super_junk89, on Flickr

全景深看立體感,這對長焦鏡蠻難的說
(拜託別再拿淺景深的照片說是啥立體感)
20140907-070253 by super_junk89, on Flickr

看右上方......太陽就在上面,怎麼都沒人想過,這種東西就是不用標示APO的APO鏡頭
20140907-070158 by super_junk89, on Flickr
中秋節多碎碎唸了一些,請包涵........祝大家佳節愉快

關於立體感我又想碎碎念一下
就拍一個平面,所有東西都在景深內......立體的東西就是立體,平的就是平
影子那種可以增加立體感的東東,也要盡量排除

反正DFP的解像力是瘋狂的......這張就不上原圖了
NEX7+DFP 100mm
F8
20130804-085859 by super_junk89, on Flickr
看了這張........麻煩別瞧不起APSC,沒有幾隻鏡頭能承受APSC 24MP,光圈開F8還能這樣的......反正這場景大家都知道,也許大家可以試試手中的鏡頭,看看立體感
diffusionless wrote:
很久沒上來!突然發現...(恕刪)


關於繞射效應的影響,我的理解是:
隨著光圈的縮小,繞射效應的影響就越來越大,這跟鏡頭的球面像差高低並無關連
只不過大光圈球面像差就修正越好的鏡頭因為縮小光圈能再進一步減少像差的幅度較低
因而逐步增大的繞射效應就更早對整體畫質產生負面影響
相對來說就好像繞射效應的影響提早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關於繞射效應的影響,...(恕刪)


以上並不是說,修正大光圈的球差,會增加繞射像差。

而是繞射像差是一直存在,只是一般球差高,需要縮光圈下降球差,才會看到繞射效應影響。


本身光學臨界解析是由於繞射像差所限制,也就是波長就已經限制最高解析。
繞射像差本身是和波長成正比與半孔徑開角開角成反比,球差則是半孔徑開角大概是以三角函數的展開試關係。

本來要做高解析鏡頭,就是要做越大光圈,才有辦法達到越高解析。
Ultra Micro-NIKKOR 85 1.0






所以並不是簡單光圈參數在影響像差而已,而是光學鏡片組合本身在不同光圈作用影響是不同。
這個就和不同距離,像差變化也不是簡單距離參數。



junk89 wrote:
雖然我沒有到鏡頭廠開...(恕刪)
一般小弟我是在手邊有測光表的時候才用M模式啦!會省事很多!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