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至今沒啥問題==
不過好好的SONY
在台灣卻被新宇搞成這樣
明明同一個牌子為什麼在不同國家
對相同案件有不同解讀?
是不是可以解讀成保固代理商的問題?
新宇啊新宇啊,果然名不虛傳
看ggkings 大的開會內容
消保官也是站在我們這邊
這位看似年輕的廠商代表
也不知道在嘴硬什麼
看來還是需要一點媒體來幫助一下
雖然前面有板友提出了,但還是補充一下:
根據一位不願具名的師傅說法:
1.短期的鏡頭發霉幾乎都不會影響鍍膜,要達到吃掉鍍膜的境界少說也要擺好幾年。
照片上看來白點處很可能連鍍膜都不見了...。
2.鏡頭發霉的位置不會是規律性的,不可能有所謂短期自然發霉結果很整齊遍佈整片鏡片的狀況。
3.發霉大多數都是以一兩個源頭開始往外延伸,不可能幾十個幾百個各自獨立又同時生長。
4.鏡頭發霉的形狀以絲狀,樹狀,點狀為主,不可能長成短線條狀與輪廓清楚的網狀。
5.霉絲的輪廓不可能這麼清楚,一般霉絲的邊緣都是由濃轉淡,不可能出現有霉/無霉明顯相隔一線的狀況
綜合上述,若只看照片,以上菜花症狀極有可能不是發霉,而是產品問題...
至於沒有換鏡片?非常值得懷疑
如果並非發霉,則很有可能是脫膠或是其他問題,
如果是鏡片脫膠,新宇有這個設備與技術去進行解膠/重新膠合嗎?
更何況此鏡在設計上第一二片鏡片是封死的。 如果是鏡頭脫膠,要在最短期內維修完成,只有換鏡片...
我雖然沒有買這顆鏡頭,不過強烈建議各位受害者團結起來成立自救會,
只要再拿出一個有菜花症狀的小菜頭,眾人合力拿去化驗看是否為發霉/脫膠,即是最有力之證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