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7 wrote:A9II+200~600G...(恕刪) 您的鳥色彩真是多樣,拍的也真漂亮!再來一隻同上日期,AM10:24雨稍有短暫停止時刻...Sony A9II & SEL400GM+SEL14TC(這隻較遠就較小,所以裁的很大,而是迎面的但可惜沒形成黑桃。)
古魯托斯 wrote:A大用過a1了嗎?如(恕刪) 目前僅是一時借來體驗而已,而我只有用到調設打魚鷹的拍法,其它連MENU都未全部看過就還了;即先搞成我同A9II的用法...。主要是先設AF-ON+預設對焦區,配合選用「擴充彈性定點」作常駐使用,以利快速定位找目標用(如找小鳥與找測光點)。再以半按快門對焦,做通盤性的對焦區域機動選擇,而打魚鷹我都會優先選用AF-C的「追蹤」之「廣域焦區」,來鎖定鳥頭後持續追焦。但不啟用人物、動物與鳥類的「顏瞳」識別,因我認為在此高動態狀況下,這是多餘的(C、S二家都有試且都跟不上)。A1每按AF-ON或半按快門來對焦,反應速度有感比A9II快些且更黏穩健,然反正都很快,無法算出二者的時間差。至於連拍的成功率,在約0.2S時間(收翅到撞水),可以比A9II高出2張。其在合焦的精準度上,通盤也有更上一層樓的感受。而鎖鳥頭,我都是以九宮格加交叉線的中心點為準心,就先以按下AF-ON作快速定位與優先的對焦,再無間隙交接給半按快門的對焦來持續鎖定追蹤,交接後就放手AF-ON,再在關鍵時刻全按快門開拍。為何要鎖鳥頭呢?其實不在顏瞳上,主要是過程中,鳥頭不會有像翅膀的擺動、展縮的大變化,則可以更加順應穩健來運鏡跟蹤而不易脫焦跟丟,又其也具備一定外形的智慧識別。註:AF對焦區域,區分有「一般」(即相位的泡泡點)和「追蹤」(即用一固定小方塊框)兩種特徵性。「一般」會以最前端作4D追焦,其會因一時失去「標的」,迅速亂找反較容易一脫焦,或找不到而迅速迷掉,則很難有即時修正的餘地。「追蹤」其除會有智慧鎖定形狀外,若脫焦時會保持在原焦平面上,則還是可以很清楚的看清景物,較有機會可即時修正的空間。
AbdA wrote:黑鳶專吃爛掉食物,有清道夫之稱(恕刪) 黑鳶不是專吃爛掉的食物, 他是機會主義者而且胃酸夠強, 所以什麼都吃有新鮮的食物還是會優先進食. 你去廣興方向看黑鳶就知道他們是會抓魚, 不是吃腐食AbdA wrote:魚鷹只吃活生魚,善長由空中俯衝而下,又會再收翅加速一次來衝入水中抓魚(恕刪) 魚鷹並非只吃活魚, 獵物少的時候一樣會抓死魚吃.而且魚鷹遇上炎熱氣候浮上水面的魚是不用衝水, 跟黑鳶一樣在水面掠取就可以
MUS wrote:黑鳶不是專吃爛掉的食(恕刪) 謝謝指教!也歡迎來貼圖分享!我在小時候,就親眼看過老鷹抓小雞,也在課本上看過老鷹抓小雞的漫畫故事。其它實情也看過人吃人的報導,及其它動物飢不擇食連自己小孩、同伴都吃。而忠狗守護主人,竟然再沒人餵食最後也吃自己的主人;這些翻翻新聞都不難看不到。
color7 wrote:A9II+200~600G...(恕刪) 水、水、水....2021.03.06風雨交加如颱風,鳥照愛、人也愛(在最後這張,用追蹤鳥頭,在鳥頭插入水中不見,會看到鳥翅顯示泡泡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