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蔡頭到底有多神?值得買嗎?

我也曾經很憧憬Zeiss響亮的名號,但一來ZF是手動鏡,二來價位也高,實在不敢貿然敗下去

後來實在擋不住小惡魔的耳語,正好又在拍賣上找到出租ZF的店家,馬上就先租來一顆ZF 50/1.4體驗一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6&t=565425&last=5730728

很快地在那之後我就帶回了ZF 85/1.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6&t=576203&last=5780427

一顆鏡頭到底合不合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雖然網路上不難找到很多高人的評論和試拍照,但畢竟經濟狀況和要求都不一樣,我覺得參考參考就好。如果可以,最好還是借/租來好好試拍個幾百張感受一下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mycelium wrote:
看了這麼多人的評論好像也沒有結果
真的有使用過Zeiss的人可以好好提供一下意見...(恕刪)


一般來說,Zeiss、Leica和日鏡的差別,主要是發色、階調、層次

而這些差異在底片年代非常明顯,尤其正片拍出來就無法後製底片了

但數位年代日鏡for digital的解像力大幅提昇,和德鏡已不分軒輊

發色受ccd、軟體、後製影響很大,階調層次或許新手不會在意

因此現在新手普遍認為zeiss沒什麼大不了,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整張照片給眼睛的整體感受,有時真的無法量化也無法形容

就像唱片+真空管明明數據輸給cd+電晶體,發出的聲音卻能溶化人心(我常聽到"加冷筍")

成像如何讓眼睛看起來舒服?我想絕不是越銳利越舒服,音樂也絕不是頻率響應越廣越好聽

所謂的空氣感、松香味、甚至樂器的形狀,居然能用耳朵聽出來,您說神不神?
感謝jonathankao兄的測試照
與其大家筆戰,不如一張照片來的有說服力
01的傳統不就是有圖有真相嗎?
小弟尋尋覓覓就是想找這方面的測試照片
大家如果可以共同進行這樣的測試,把自己手邊的鏡頭作比較,相信比文字敘述更直接
小弟也常看到其他先進在問哪兩顆鏡頭哪個較好,得到的回答多是正反兩面都有
討論一堆卻得不到心中想要的答案
因此如果可以,也希望站上為大家提供這樣的服務,作各鏡頭的比較
也希望大家齊力把手邊的鏡頭作比較,減少不必要的口水戰
也能解開大家心中的迷惑
也希望大家齊力把手邊的鏡頭作比較,減少不必要的口水戰
也能解開大家心中的迷惑



聽起來很理想,做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你照片登出來之後,又會有一堆"好像"很有"經驗"的人會跳出來說測試條件不嚴謹, 這種測試無法說明什麼的等等..........
我在別的網站也曾登出不同鏡頭的測試照,結果那位自稱"高手"的仍然是硬坳, 不承認就是不承認. 所以若真的確有必要,否則我儘量避免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測試了! 我發覺很多01以前常貼測試的幾位現在也都不怎麼再繼續貼了!
mikkle wrote:
50/f1.7在京瓷...
至於85/f1.4的的定價為178000 日幣(台幣約53000)?

不知你是在哪邊看到的資料?
(恕刪)


自動對焦鏡頭對自動對焦的來比吧

敝人已經告訴你, 那是 Planar 85/1.4 (N)

Contax 在京瓷宣佈不完之前的最後幾支代表作
就是自動對焦系列的 Contax N Series

不要懷疑, 這隻 Planar 85/1.4 N 就是這個定價
i travell, therefore i am... http://juan.tw
Monte920 wrote:
聽起來很理想,做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你照片登出來之後,又會有一堆"好像"很有"經驗"的人會跳出來說測試條件不嚴謹, 這種測試無法說明什麼的等等..........


同感 +1

所以還是看國外網站的測試好了. 有意見也不用找我
轉自photozone

Nikon 18-70
平均表現很不錯



Nikon 18-55 II
中心出奇地高. 邊緣要縮一格才會上來....



Canon 18-55 II
唔....要F11才有比較均一的解析力表現. 但是離機身上限還有一段距離



Canon 18-55 IS
這版就好很多了



Sony 18-70DT
中心還好. 邊緣不行.




ps.
目前10MP等級. 上限大概都在2300LPH前後
A100到A700並沒有什麼提升
A350目前還在等測試報告

這個iso12233 test. 從當年6MP跳到10MP的時候差距蠻大的. 6MP的上限約在1600LPH
-
文包 wrote:
是不是Zeiss當然...(恕刪)


你廠商說是就是,消費者都是傻子,你可以定標準,我難道就不可以不認同?
你願意降低標準,我也只能當普通品對待。
甚麼標準不標準的都是人定出來,不是所有人都會願者上鈎的!

就N95那個所謂的Zeiss鏡頭,還要他來設計,不自找麻煩。
找哪OEM做一個,貼上Zeiss的Logo,不更簡單。
何況手機鏡頭有甚麼技術可言,騙騙自己虛榮心,倒是實在的。



applemaomao wrote:
你廠商說是就是,消費...(恕刪)



一般 消費DC的鏡頭有分兩種 一種是可以申縮的鏡頭 另一種是內藏式的鏡頭

而手機 如果要以體積考量 就要用內藏式的設計

如果要以光學的角度來說 申縮式的鏡頭在光學上比較容易設計

內藏式的相機 周圍一般來說好像不會太好

所以內藏式的成象要好 還是有學問在裡面的

如果你覺得沒什麼技術

你可以拿幾塊玻璃來磨磨 看看能不能磨出像樣的鏡頭來

也許你會成為將來的造鏡頭大師哦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菜頭一點都不神!!!</b>

之前購入的A700+16~80蔡頭的畫面,竟然輸了我新購入的DC~Sigma DP1
在畫面階層.還原度.膠片感.raw檔可調整度....等,dp1都大勝a700+菜頭

dp1 photo

蔡頭到底有多神?
我發現我的新歡Sigma DP1才神
m680404 wrote:
看了許多16-80Z...(恕刪)



鏡頭好壞
不只是成像的差別
就像車子的好壞
不只是速度
好的產品不會只是一項功能突出
貴就是貴在那整體的表現
這不是等比級數

一千萬像素絕不是比五百萬像好上一倍
可能只好上一些些
甚至有人看不出

十倍價錢的鏡頭
絕不可能成像上好上十倍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問題在:
你願不願意「好一點,貴很多」的產品
有人願意出價
有不認為不值
那就各自決定了

當然也有貴卻沒好品質的產品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