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ishinaba wrote:很多人出門不是只有...(恕刪) 可能是太自我中心了自己很猛,很自由。然後以為其他千千萬萬的人都很猛也自由。其實弱雞,與想要視出門需求做多樣性變化的人真的算絕對多數。人的個性、年齡、體力、健康度、使用環境、時間長短、家人或同行者.....真的會影響人的
kblover wrote:第一次在Sony板...(恕刪) 恭賀樓主換系統,相信認真去使用各系統,往往就有如交往不同情人一樣。不過,在MOBILE01最難平靜,大概就屬換系統分享的同學們。這個就算過去早期攝影手札,也是同樣宛如水中炸彈一樣引起巨大波浪!不管機身或鏡頭來說,要完全<客觀>談論,有時候反而顯得奇怪,畢竟鏡頭是拍來看,機身是帶出使用。使用者對於機身體重,大小,操作;對焦速度;穩定,甚至外觀,都是主管重要指標。鏡頭當然又更加複雜,各家設計者在考量鏡頭電腦所提供像差、MTF等重要客觀參考指標,但同時整個畫面影響視覺感受則是有不同設計者篇好問題,以設計者角度,單純要作出測試數據良好鏡頭是相對簡單,因為那種很容易透過電腦修正最佳設計方案。現在SONY狀況,有點類似當初NIKON D3前後之感,在之前鏡群少又無FF機身,不斷受到CANON用戶冷嘲熱諷與挑釁。之後如雨後春筍,鏡群更新速度,不在沒鏡頭可敗,而是選擇越來越多,難以招架。當然就連現在NIKON品質問題,也有如當年我們反批CANON品質問題一樣,歷史往往不斷在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