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就是說,想採取那一種拍攝方式都是看個人的意願、習慣,我個人沒有評價的意思。但是,我的但是是提出一點見解:如果使用拍攝jpeg的邏輯來取得raw檔案的話,可能性1,使用太多時間去取不到不需要的東西,2,使相機誤判曝光值,3增加後期處理的難度。
另一個爭執點是我對raw檔的表現形式的見解。我認為的是raw不能用任何形式被表現出來,我們不能夠把raw列印出來和其他的點陣或向量圖檔來比較。甚至可以說,raw並沒有在螢幕上實際的被表現出來,我們在解檔軟體上所看到的,其實並不是raw檔本身,而是轉換成jpeg或其他圖檔的預覽或預視圖。我們可以把raw在解檔軟體上顯示出的影像列印出來,但必須是以圖檔的形式表現影像,而不是把raw檔的影像列印出來。
有什麼圖檔是不能夠被列印出來的嗎?
池兒 wrote:
我發表本文的目的,...(恕刪)
其實我覺得還是有很多大大明白你的意思..
但我也明白很多執意與你持反對意見的人..
我在網路上找到了有關於圖像的定義..
網路上的定義:
圖像是人對視覺感知的物質再現。圖像可以由光學設備獲取,如照相機、鏡子、望遠鏡及顯微鏡等;也可以人為創作,如手工繪畫。圖像可以記錄、保存在紙質媒介、膠片等等對光信號敏感的介質上。隨著數字採集技術和信號處理理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圖像以數字形式存儲。因而,有些情況下“圖像”一詞實際上是指數字圖像。 與圖像相關的話題包括圖像採集、圖像製作、圖像分析和圖像處理等。 圖像分為靜態圖像,如圖片、照片等,和動態圖像,如影片等兩種。 圖像是一種視覺符號。通過專業設計的圖像,可以發展成人與人溝通的視覺語言,也可以是了解族群文化與歷史源流的史料。
我基本認同這段網路文字之解釋..
從 "保存在紙質媒介、膠片等等對光信號敏感的介質上 " 到 "以數字形式存儲"
我覺得我們是否對於定義圖片、圖像、影像過於嚴謹、狹窄了呢?
套一句我聽到公園阿公說的.. "什麼音樂檔案就是音樂!? 狗屁不通!
像CD一樣能放進機器的、用耳朵現場聽得到的才是音樂!"
這話正確嗎? 正確啊!
音樂檔案本身無法以聲波的狀態傳導到人耳聆聽 必須透過DAC以及擴大系統最終至揚聲器放出。
或不正確嗎? 當然不正確! 我想現在大部分下載過音樂的人都會說不正確...
我覺得都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場與既定的討論範疇內發表相對大眾更正確、嚴謹的知識而已,都很專業!
william.mic wrote:
其實我覺得還是有很多...(恕刪)
我如果想要馬上同意大家的見解也很容易,但這樣對本文的發表就變得很沒有意義,大家可以先看看隔壁棟吵成什麼樣子,再來想想什麼樣子的觀念才是真的會誤導學習。
我與大家爭辯,但我並沒有針對性的做人身攻擊,或許對主題而言,可以論證出有意義的東西也說不定。
現在隔壁棟在吵什麼?拍jpeg直出厲害還是拍raw有才。什麼時代了還要爭執這個嗎?我們應該要認知到應該討論的是分開來談,拍jpeg就討論要怎麼拍jpeg,拍raw就討論raw怎麼拍,兩種格式的檔案的本質,跟處理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概念,跟本性的問題就不是那種比較好的問題,吵得面紅耳赤有意義嗎?能夠釐清概念嗎?
如果把jpeg的概念排除掉,也許大家才有辦法可以開始討論raw方面的東西,也許可以談談該保存什麼格式,原廠格式或dng。也許可談談該保存什麼色域空間,時代是不是會停在sRGB。又或者不值得去這些沒有意義的東西。
王小白2513 wrote:
我不知道 ><",跟池姐道個歉。...(恕刪)
要叫姊
除非你還在就學

看22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6&t=4877708&p=3
池兒至少算是持續進步中
不斷在自我找答案
隨時修正觀念
成長與時俱進成就指日可待
這樣說會太狗腿嗎?

內文搜尋

X